
旺季来临,伴随着出海交易的攀升,商家出海合规风险也在增加。不少卖家踩坑,今天就来先给大家打打预防针!想了解更多资讯,关注小程序“赢吖”或者官网赢吖。
1、备货的坑
很多人的错误在于不做数据分析,完全凭感觉备货。库存动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其中涉及采购、物流、等多个环节,非常考验卖家对整体运营节奏的把控能力,如果老产品不根据往年的旺季销量,以及最近几个月的类目环境变化、自身的销量情况来科学备货,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库存滞压,或者是断货的风险。对于刚刚上线不久的新产品,在旺季爆单的几率其实并不大,我个人不建议大量备货。
库存备货多,动销率低,长期仓储费和超容费高;账号死了后,没有及时撤仓,库存被销毁;
大家要留意最新通知中的弃置/销毁政策(每年都有免费弃置活动,自己多留意卖家中心的新闻);
备货多,利润都压在库存上,资金链紧绷,现金流 VS 盈利;多SKU,备货多,产品更新换代后,“产品”变“废品”
低价清货 VS 撤仓成本的核算
从撤仓成本到翻新Listing;
2、操作的坑
更新账号信息,导致账号受限:收款信息,地址信息,公司营业执照变更后的公司资料信息调整等;滥用变体导致账号受限:变体的拆分与合并,一要合规,二要节制;
FBA发货后被要求类目审核或产品审核:订货前的测试发布;敏感类目的规避等; “易融”商品被强制弃置等。
3、品牌合规
品牌合规指的是网站/APP所销售的产品不得侵犯消费者所在国家/地区有商标/外观/专利/知识产权的权利。
中国电商出海势头强劲,商家规模大小不一、资质不一,出海类目也纷杂不一,在进行海外销售时,由于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风险规避方面的敏感度较低,容易遭遇品牌侵权事件。
当亚马逊卖家预备摩拳擦掌迎接旺季的时候,切勿让店铺侵权事件在旺季上演。这时候卖家要全面无逝世角地检讨是否有侵权行动。
4、认证合规
认证合规指的是网站/APP所销售的产品/服务,需要有相关行业的资质以及认证。
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商品,通常需要符合当地的安全认证标准才能在该区域销售,如果未获得这些资质认证即销售,则可能会被要求下架商品,甚至遭受处罚。
不同国家对于产品资质的要求不同,常见需要提供认证的产品有电子产品、婴儿用品、成人用品、玩具、眼镜、美妆等,认证资质包括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认证等。
5、滥用变体的坑,标签贴错的坑
断货导致Listing品牌名被篡改,断货前涨价(小步快跑),赚取超额利润;
断货时自发货高价跟卖,避免被恶意卖家当作僵尸Listing捡走;
自发货出单后要及时确定订单为发货状态;
后一批到货后创建多渠道配送发货;
很多卖家在旺季容易犯一些错误,也容易不小心就踩坑了,希望上面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