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7 月 16th, 2025

图:颜秉卿

年初有个暴雷新闻,我一直没聊。

但随着不断发酵,越来越多人问。

我问过一位基金经理,他觉得,未来会有不少这种雷,值得小心。

可能会冲击到一些人的理财。

那先聊聊。

这个就是——

城投债雷

最近贵州遵义最大的城投平台,遵义道桥就雷了。

它宣布156亿银行贷款,展期20年。

具体讲,前10年不还本只付息,后10年分期还本金。

这展期方案太没节操了。

想想。

如果你的好友找你借156万,到了要还款的时候,突然说要晚20年才能归还。

而且,前10年只还利息呀。

你会不会愤怒地掀桌子。

给遵义道桥放贷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妥妥成了大冤种,哭死了。

遵义的这个新闻,吓得有些小白用户问:

我在那些放贷的银行买了存款,会不会有问题?

别太担心。

50万以内的存款,由国家保障安全。哪怕银行还不起,国家也得出面兜底。

但未雨绸缪。

我们买的银行理财,债券基金,信托产品…等等。

挺多买了城投债。

可能它们买得不多,可能避开了落后地区的城投债。

但毫无疑问。

万一它们踩中了狗屎,普通理财人也会受牵连。

为啥我们之前很少听到普通人踩雷城投债新闻?

因为前两年地方还算有钱。

房子卖得出去,地价炒得起来。这种公开违约,很少。

但现在不一样了。

当然。

不用一听城投债,就觉得是垃圾债。

上海,江浙,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投债,风险偏小。

更重要的是——

我们买的银行理财,债券基金,它们会有风控。可能城投债占比不到10%;它也不太会all in单个城投债。

或许,普通人因为这些产品踩了雷,会有损失。

但不一定大出血。

城投债非常多,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城投平台,发债借钱用于修桥修路等用途。

总结一下。

如果你买债券基金(长期型),或者银行理财(r2级以上),也可以适当分散买。

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有一种情况更坏。

有些城投公司很差,机构也不愿意买它的债。

它没办法了,就直接找普通百姓借钱,向普通人发行了“理财产品”。

好几位读者遇到过。

比如山东一位读者,给我发了一个传单。

真不敢相信。

地方政府用近10%的利息,找老百姓借钱。。。

有些地方还给公务员摊派了任务——

公务员必须买这种“理财”。

没钱的话,得去银行贷款买。

只能说是穷疯了,强烈建议避开。城投要是出风险,它可能会优先赖掉普通人的钱。

另外还有一个事。

有些落后地区的小银行,给当地城投公司放了很多贷。

成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买银行股的话,可以回避落后地区的小银行股票。

它们的财报,可能已经失真了。

再稍做个科普。

看了一些文章,发现很多人误读了一件事。

把城投债直接叫成地方债。

严格来说,城投债≠地方债

城投债是地方政府成立了一个城投公司。比如xx路桥,xx建设。

大股东是地方政府。

然后地方政府通过这个公司借钱,名义上是商业行为。

当然也算是地方债务的范畴,但它有一定可能性被甩锅。

地方债是地方政府直接发债,把政府的名字“贴”到了债券上。

用自己的名义直接借钱。

规格更高,还得财政部核准。

地方很难甩锅。

普通人也能在银行买到地方债,购买方式有点像买国债。

(当然,安全性比国债低;但目前发行的地方债,总体挺安全)

讲个有趣的。

有人问。

茅台不就在遵义么?

那遵义政府没钱了,会不会打起歪心思,从茅台身上薅点羊毛出来?

贵州很多地方,打过茅台的主意了。

茅台2021年陷入过“捐赠风波”。

当时它公告,要捐资给贵州省见义勇为基金、仁怀市地方政府建污水处理厂等。

合计捐8.2个亿。

这大概率不是自愿的…

茅台中小股东一听这消息,怒了。

这不是拿公众股东们的钱,填地方政府的口袋么。

于是200多名中小股东集体上诉,给茅台董秘打电话,还向国家信访局实名举报。

最后闹得,茅台宣布终止了这项议案。

pss.

补充一个事。

昨天微众银行加息2.87%的活动,有少量读者反馈文末链接打不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News财经APP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