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 | 莫恩盟 编 | 深海
和阿里速卖通、拼多多 Temu、字节跳动 Tik Tok 并称为 ” 电商出海四小龙 ” 的 SHEIN,再一次传出 IPO 的消息。
相较此前的千亿美元估值,SHEIN 此次传出 IPO 之际估值已经跌去 1/3,而营收增长放缓、利润下跌的 SHEIN 更是为自己定下 2025 年的宏大目标。
为了实现此次定下的 2025 年的目标,SHEIN 拿出了三个法宝,它们分别是销售更多价格更高的商品、不断丰富商品的品类以及留住更多的回头客。
不过,目前在出海电商领域拥有一席之地的 SHEIN,正面临越来越多选手的追击。其中,拼多多斥巨资豪掷补贴入场的 Temu,下场仅几个月但势头却十分迅猛。对于此前主打低价的 SHEIN 而言,其地位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动摇。
被传 IPO 背后:估值缩水 1/3
2 月 20 日,SHEIN 高管向投资者发送的一份运营文件披露了 SHEIN 近来的一些经营数据。据这份资料显示,SHEIN 去年的营收达到 227 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 52.8% 的增长,但与此前连续多年超过 100% 的营收增速相比,SHEIN 的迅猛增长势头目前已开始放缓。
与此同时,SHEIN 已经连续四年实现盈利,其中 2022 年的利润达到 7 亿美元。不过,该利润水平相比 2021 年的 11 亿美元有所下降。对此,SHEIN 解释称主要因为高昂的空运成本和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侵蚀了公司的利润。
而对于未来的目标规划,SHEIN 预计自己将在 2025 年实现 585 亿美元的年营收,这相当于同为快时尚领域的 H&M 和 Zara 联手打下的年销售额总和,届时 SHEIN 平台的 GMV 预计也将增长至 806 亿美元的水准。相比 2022 年的经营数据,SHEIN 预测的这一目标年营收和成交额均翻了一倍还多,涨幅分别为 158%、174%。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为聚光灯下瞩目的独角兽企业后,SHEIN 曾数次传出 IPO 相关的消息。基于上述经营数据,SHEIN 此番又再一次被传出将有望在年内上市的消息。
不过,对于外界的相关传闻,SHEIN 在一份声明中展现出了一贯的神秘姿态,” 作为一家私营公司,SHEIN 不对市场猜测发表评论 “。
雷达财经了解到,SHEIN 是一家早在 2008 年便已成立的公司,算起来 SHEIN 如今已经迈入成立后的第 15 个年头。由于公司的主营业务常年专攻海外地区,因而 SHEIN 在国内显得颇为低调。
但看似低调的 SHEIN,实际已成长为一头巨型的独角兽。天眼查显示,SHEIN 成立至今频频获得资本的青睐,截至目前,与 SHEIN 有关的融资多达 7 次。
其中,SHEIN A 轮、B 轮、C 轮、D 轮、E 轮的融资规模分别达 500 万美元、3 亿人民币、数亿美元、5 亿美元、数亿美元,吸引了包括 IDG 资本、老虎环球基金、顺为资本、嘉远资本等在内的诸多明星投资机构,红杉中国更是多次下注押宝。
去年 4 月,有媒体报道称,SHEIN 正在寻求新一轮至少 10 亿美元的融资,而这轮融资给 SHEIN 的估值更是突破了千亿美元。根据 CB 风险投资公司的数据,1000 亿美元的估值对于 SHEIN 而言,可以让其进一步晋升成为全球估值第三高的初创公司,仅次于短视频巨头字节跳动、及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然而,在海外大展拳脚却还并未成为上市公司的 SHEIN,当前正面临估值下滑的尴尬现况。将时间轴拉动至今年 1 月,市场上有消息称,SHEIN 目前正在接触一笔价值约 30 亿美元的融资,但与此前一度达到 1000 亿美元的估值相比,SHEIN 这轮融资的估值大幅缩水,只有 640 亿美元,不到此前估值的 2/3。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 SHEIN 目前并未官宣 IPO 的具体进展,但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 SHEIN 的 IPO 进程再度拖延,其估值或有可能进一步缩水。
三大措施崛起:冲高、增品、留客
雷达财经了解到,相比传统的电商平台,SHEIN 的重心是快时尚领域。虽然平台也有男装、童装、饰品、鞋、包等品类的商品,但 SHEIN 的核心受众主要是年轻女性。为了实现 2025 年的目标,SHEIN 祭出三大法宝,即销售更多价格更高的商品、不断丰富商品的品类、留住更多的回头客。
事实上,SHEIN 能在海外攻城略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拥有的价格优势。根据多个快时尚品牌商品畅销款的价格显示,SHEIN 的畅销款价格范围为 5 元至 25 元,而 H&M 和 Zara 的畅销款价格范围分别为 9.99 元至 50 元、35.9 元至 400 元,SHEIN 的畅销款价格范围在三者中最低。
SHEIN 之所以可以将价格打得相对更低,在于其采取的独立站自营模式。这种模式下,上游供货商家仅需提供货源,而不参与后续运输、仓储、销售等流程,商家也不用支付入驻费、推广费、保证金等。
不过,随着生产、运输等成本的不断上涨,将低价作为杀手锏的 SHEIN 在成本方面承受的压力日渐加重。为了进一步拓展利润空间并尽可能地维系住当前的客户群,SHEIN 不得不另寻良方。在此背景下,SHEIN 并没有采取大幅提升现有商品价格的策略,而是推出定价相对更高的品牌(如 MOTF 等),来抢夺中高端市场的份额。
据了解,目前 SHIEN 主品牌的单价大致在 10 美元至 15 美元,而其高端品牌 MOTF 的单价约为 20 美元至 40 美元之间。但 SHEIN 凭借多年的积累已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价格低廉的品牌定位,因此 SHEIN 的冲高之路并不容易。
除了靠低价吸引消费者外,另外一个让 SHEIN 俘获万千消费者的原因,则是 SHEIN 频次较高的上新节奏。相关统计数据显示,SHEIN 目前每天可以上新的商品能达到 5000 件左右,每周上新的商品更是接近 50000 件。而与之对比的是,H&M、Zara 每年上新的商品分别为 12000 件、7000 件左右。
然而,在推新上拥有明显优势的 SHEIN,也存在一定的版权隐忧。据中时新闻网援引外媒报道,SHEIN 或其位于香港的母公司 Zoetop Business Co.,过去 3 年至少在 50 宗涉嫌商标或版权侵权的联邦诉讼中被列为被告,这一体量大约是同为快时尚品牌的 H&M 的 10 倍。
另据天眼查显示,截至发稿,SHEIN 关联公司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涉及的数十起司法纠纷中,有 36 起为侵害商标权纠纷。
与此同时,瞄准了海外年轻女性钱包的 SHEIN,目前对于这部分人群的吸引力似乎正在下降。据咨询公司 Morning Consulting Brand Intelligence 的研究数据显示,出生于 1997 年至 2013 年的美国 Z 世代女性考虑从 SHEIN 购买商品的占比,在去年 5 月达到 54% 的峰值,但到了同年 9 月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 39%。
此外,如何留住更多的回头客,也是 SHEIN 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截至去年,SHEIN 的 1.42 亿客户中约有六成左右是首次在 SHEIN 平台上下单,而 SHEIN 希望未来能将更多的用户转化为自己平台上的忠实客户,到 2025 年 SHEIN 预估其 2.61 亿购物者中回头客的占比将上升至六成。
SHEIN 面临拼多多 Temu” 砍一刀 “
事实上,不被中国消费者所熟知的 SHEIN,已是国内出海电商平台的龙头选手,其实力不容小觑。
据 Apptopia 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 SHEIN 在全球的下载量达 2.29 亿次,在一众电商 App 中拔得头筹,成为了 2022 年全球下载量最大的购物应用,排在其身后的分别是 Meesho(2.1 亿)、Shopee(2.03 亿)、Amazon(1.95 亿)等购物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SHEIN 并非是国内唯一一个征战海外的跨境电商平台,目前国内的几家互联网巨头都在紧紧盯着这块蛋糕,如阿里发力海外打造的速卖通、拼多多狂砸补贴推出的 Temu、以及字节跳动通过短视频切入海外电商赛道的 Tik Tok 近几年的发展都十分迅猛。
其中,拼多多于去年推出的 Temu 成长速度十分惊人。去年 11 月,诞生仅仅 2 个多月的 Temu,便在美国 iOS 和 Android 移动应用商店的排行榜上拿下榜首的桂冠。
不久前,拼多多更是斥巨资将 Temu 的送上有着 ” 美国春晚 ” 之称的超级碗的荧幕中央。据悉,以往登上超级碗的 ” 金主 ” 基本都是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头有脸的品牌,此番亮相 Temu 也成为了超级碗史上最年轻的品牌之一。
据媒体报道,为了将这个长达 1 分钟左右的(单个 30 秒、播放两次)送上超级碗,拼多多花费了将近 1 亿元的代价。此次巨额的花费背后,为 Temu 带来的流量效应也十分可观,超级碗可以帮助 Temu 触及到上亿的美国民众。
而 Temu 在海外拓展市场的策略,一定程度上与 SHEIN 走的路线十分相似,甚至拼多多为了打造 Temu,还从 SHEIN 中挖来一些员工。就市场而言,两者早期都将重点押宝在了北美地区;而在开拓市场方面,两者都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切入海外市场。
对于在国内下沉市场拥有足够经验的拼多多来说,其对低价策略的运用可谓驾轻就熟,邀请新用户赚取奖励、大转盘抽奖等招数都被拼多多移植到了 Temu 身上。另据《晚点 LatePost》去年 11 月报道的数据显示,Temu 的客单价为 20 美元至 25 美元之间。在刚刚投放的超级碗中,Temu 也着重强调了自己的低价优势,更是打出 ” 你可以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 ” 的口号。
而对于价格的控制,SHEIN 新加坡总经理、全球政府事务负责人 Leonard 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SHEIN 一直坚持电商模式,节省了大量租金、存储空间、劳工成本以及货物调度费用;SHEIN 按需生产的精准预测模型,大幅降低了库存成本;SHEIN 的技术创新能帮助供应商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SHEIN 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取悦了 Z 时代的消费群体,但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意愿更为多样和开放,因此想要让她们保持对某一品牌的忠诚度并不算容易。
与此同时,将低价作为卖点之一的 SHEIN 近几年在海外的增长十分迅猛,这也让更多的后来者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对于国内十分擅长砸重金投入补贴的玩家来说,SHEIN 未来面对的对手或将越来越多。若仅靠低价,SHEIN 很难筑起自己的护城河。对于企业而言,持续的低毛利通常需要以量取胜,但这样的商业模式显然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此外,在消费者对于版权、安全、环保等方面要求越来越严苛的背景之下,SHEIN 在未来的发展中势必会面临更多相关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