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告诉大家亚马逊站内的四大流量入口,当大家知道着四大流量入口的逻辑之后,就会对布局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什么阶段应该打开什么样的流量入口,在什么阶段开始新模式等等。
我是智汇小游,亚马逊账号被冻结被封,都可以找我帮你解决。
亚马逊总的来说,分成两大流量入口:
第一,站内流量
第二,站外流量
而这次先和大家说说站内流量,站内流量又划分为:
第一,站内自然流量
第二,站内流量
站内流量又可以再次细分为下面4大流量入口:
第一:搜索流量
第二,关联流量
第三:类目流量
第四:活动流量

【第一,搜索流量】
搜索关键词流量的占比,从所有类目平均的数据来看,最少50%以上的订单来源于关键词搜索下单,因此搜索流量的权重占比最高,搜索流量打下来,再去打其他的流量,你会发现新品更加容易推上来!
搜索流量主要是关键词搜索流量,包含了两种搜索流量:
关键词搜索流量
关键词自然搜索流量
用新品来做例子,新品上架基本没有多少关键词自然流量,所以需要用把新品的流量提升起来。
如果此新品的相关出单的关键词较多,比如超过10个ABA排名前50万名的关键词,那么这条链接可以直接打关键词。如果仅仅只有1-3个相关关键词,要考虑另外一种推广手法。关键词少,竞争就会很大,单次竞价也会很高,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个也是选品中要特别注意的点!!!
对于关键词较多的类目,可以直接打关键词,主要用到下面的推广方法:
低客单价类目:(自动紧密匹配)10美金左右产品
中客单价类目:(自动紧密和手动)30美金左右产品
高客单价类目:(手动关键词)50美金以上
关键词较多的类目,直接打关键词搜索流量,把大部分关键词排名打到前3页,甚至前2页,就会产生一个非常合适的时间点,那就是关键词排名靠前,链接和链接之间会形成对比(货比三家),就会让我们的新品形成免费的关联流量。
有了免费的关联流量,再去启动付费的关联流量,这条新链接不但单次竞价低,而且关联流量的转化率大概率会很不错,毕竟有了一定评论基础再去打关联流量,效果会更加好!!!

所以新品先打搜索关键词流量,形成了免费的关联流量,再去打关联AISN流量,接着再去打开品牌流量,最后再来启动展示型流量。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先打【商品推广的关键词流量】
再打【品牌推广的流量】
后打【展示型推广的流量】
新品开自动,千万不要一上来把自动的4中匹配模式打开,要不会带来很多垃圾流量!
【第二,关联流量】
通过关联流量下单占比,我预估最少有20%以上,从关键词搜索到进入商品页面,在商品页面打开其他链接,并且加入购物车下单成功,这个订单的路径归属于【关联流量】,请不要小看关联流量,关联流量可以让你的链接抢占类似竞品更多的关联流量,从而拉低竞品的转化率,最终让你的链接反超竞品!
关联流量主要是ASIN定位流量,包含了两种关联流量:
1.定位ASIN流量
2.定位ASIN自然流量
当新品打完了搜索流量,并且大部分的关键词排名稳定进入前3页,并且有了免费的关联流量,比如Compare with similar items免费的关联流量,这个关联流量可以通过手动查类似竞品的页面或者通过选品工具查管关联流量就可以得到关联数据!

对于定位ASIN流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自动的同类商品,第二是手动的定位ASIN。个人建议,先打手动定位ASIN,等到手动定位的表现好之后,再来打开自动的同类商品,的单次竞价不但不需要很高,而且还可以获取到更好的关联排名!
这些类目的新品另类的打法,比如这个类目很多非标品或者ABA排名前50万名内的相关关键词很少(只有几个或者一两个)。那么就可以采用这种打法。
先打关联流量,让链接出单越来越好,获取到稳定的BSR类目排名,关键词排名也会逐步提升上来,然后才来开搜索流量。
比如服装类目,服装类目,如果强硬去推搜索流量,并且单次竞价比较高去推,那么ACOS一定是爆表。
对于服装类目的卖家,可以采用手动定位ASIN的去定位到更多的竞品下面。
单次竞价0.2-0.3美金照样可以让新品有足够的曝光点击和一定的转化。打完了手动定位ASIN,就可以去开自动的同类商品。然后再来开自动的紧密匹配,再到自动的关键词广泛或词组匹配。
按照这种模式,服装链接的单次竞价不会超过0.5美金,就可以获取到足够多的点击(访问量),除开服装头部链接,其他链接的平均转化率基本不会超过10%,毕竟非标品多,你懂的,老铁。所以更加应该提升访问量,从而提升链接的自然访问量。
【第三,类目流量】
类目流量的占比有多少,预估最少有10%以上。
当我们的链接能够排入BSR小类目前50名,那么被买家从小类目排名路径进来,并且被点击和下单的可能性大大提升,比如10个买家可能有1个买家是从搜索关键词进入某条链接,并且找到小类目排名,再进去找需要的产品下单。这样的路径就是类目流量。
京东和淘宝目前都有这样的节点商品销量排名,平时在网购的时候留意看就明白,经常从节点路径去找到合适的产品,销量较高的产品,质量方面可以更加放心。
对于我们推新品,新品在前面的一个月内,最好就是稳定在新品排行榜的前50名,这样新品也能更加快速提升关键词排名。我推新品,以新品排行榜前50名为标准,通过站外放量也好,投放也好,都想尽办法把新品维持在新品排行榜前50名。
对于类目节点流量,新品前期1个月只需要维持住在一定的类目排名就行,比如小类目排名100-200之间,有了一定评论之后,再往前100名突破,再一步步往上升,这样链接更加容易打造成小爆款。
没有进入小类目前50名的链接,或者新品排行榜前50名,节点流量其实没有多少的,换位思考,哪个买家愿意去找后50名之后的链接下单!
所以当链接在稳定期进入小类目前50名,这个节点的流量才会体现出来。

【第四,活动流量】
活动流量的占比在5%以上,甚至超过10%。
比如秒杀/会员折扣/coupon等,他们都有专属的流量入口,比如秒杀,除开了平时页面展示秒杀标志,在秒杀页面也有秒杀流量的。但是这些窗口只有部分的流量,并大部分下单的流量入口集中在搜索流量入口和关联流量入口。
对于活动流量,总的经验来说,当链接进入上升期或者稳定期之后,再来配合秒杀冲排名,效果会更加好。毕竟链接已经占据了搜索流量和关联流量优质的位置,排名越好的链接,参加活动,链接更加容易爆单,最少是平时单量的2倍以上。
对于秒杀,新品上架一个月内,有推荐,我都不会去参加,毕竟新品的评论大概率没有突破50条(除非做合并)。
如果新品上架前2个月内,要结合秒杀来冲单量冲排名,一定要记住,第1次秒杀一定要秒完。第1次报最低的秒杀数量,提前秒完再来加都不迟,如果在秒杀前3个钟没有秒完,一定要打开coupon,让秒杀折扣和coupon叠加,把剩下来的数量秒完,预算可以不加。
最后来总结一下,对于这四种流量常规的推广方法:
先把搜索流量抢占下来,得到免费的关联流量,再去启动付费的关联流量,当链接的搜索排名和关联排名稳定下来,BSR类目排名也会稳定起来,从而获取到更好的自然和排名,BSR排名和排名和自然排名,这三个排名是相互相成相互影响的,当链接进入了上升期,再配合活动流量去抢占更多的订单,类目排名更加稳定,再次进一步提升自然排名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