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又到一轮跳槽季,基金圈也不例外,最近离职的基金经理真不少,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月22日,已有195家基金公司旗下126位基金经理出现人事变动,已有超600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对外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其中不乏一些挺有名,业绩也不错,甚至是公司台柱子的基金经理,像是长城的何以广、泓德的邬传雁、恒越的高楠、中银的白冰洋、诺安的蔡嵩松和蔡宇滨等等。不少投资者当初就是奔着基金经理的能力强而买的基金,此时更换基金经理,需要赶紧跑路吗?

这里有3个步骤,来帮大家理清思路。
首先,看基金产品类型,决定是否要换。
对于指数基金,或是纯量化基金,即便更换基金经理,基本也会递延之前的业绩效果。除非基金经理后续进行比较大级别的模型迭代,不过短期收益变动应该不大,因此对于这类基金,可以不用换。
除了主要靠模型运转的基金外,主动型基金更换基金经理时,应当考量新旧基金经理的区别。
具体可以从基金经理的任职经验、历史业绩、在管产品的持仓风格和重仓方向等,来比对新旧基金经理的差异。如果两者区别不大,可以继续持有观察,如果出入较大,则应当考虑更换。
其次,如果要换,怎么换?
怎么换,得看你当初为了什么而买的这只基。如果只是单纯奔着业绩优秀,可以更换其他绩优的。注意,更换的新基别和自己手里的其他基金持仓重合就行。
如果你构建的是基金组合,就得看原先那只基金在组合中扮演什么角色。
例如,你采用“核心-卫星”策略构建基金组合,若原基金在组合中是核心维稳的底仓,那么在挑选新基金时,也需选择一只波动偏小、上行斜率稳健的基金;若原基金是组合中的卫星主题投资角色,就得先审视该行业或主题当前的投资性价比,看看是否需要更换主题,再在相关主题中选择符合自己投资偏好的基金。
总之,对于“有角色”的基金,更换时不能唯业绩是图,更应该审视在组合中的作用,以此为锚来选新基金,以保证整体基金组合策略的自洽。
最后,如果要换,是立刻马上就换吗?
很多情况下,新任基金经理和原先基金经理的风格迥异,或难以判断,业绩不确定性提高,投资者很容易着急是不是得马上卖掉。
此时仍然建议先观望,三思而后行,换与不换都有风险。
况且基金经理更换后,并不意味着基金持仓立马就大换血了。对于前期有增聘公告的基金经理更换,两人在共管期间应该就对后续持仓有磋商,看看近期基金业绩情况就能大概估摸出是不是已经调仓。
一般来说,即便是新任基金经理风格与原先经理完全不同,更换持仓也需要时间,投资者可以稍安勿躁,给出一段时间观察期,比如3-6个月,再行决断。
如果观察期结束后,基金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可以保留,如果不如预期,那就痛快更换,不用纠结。
现在基金经理换公司、或者奔私之类的已是常事,建议大家在买基金时不要盲目崇拜某位基金经理,还是应当以组合思路来均衡配置,以免单押出现波动率过高等风险。

最近,全明星组合中的诺安策略精选更换基金经理了,该基金于2022年1月纳入组合,去年年度阶段涨幅为1.04%,相较于同期沪深300取得了22.67%的超额收益,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2%,为全明星组合起到了很好的维稳作用。
数据来源:wind,时间范围20220103-20221230,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从新任基金经理李迪在管两年多的诺安鸿鑫持仓风格看,与蔡宇斌注重安全边际的深度价值风格有一定区别,组合近期有计划进行更换。鉴于最近市场以震荡盘整为主,热点横跳特征明显,组合正在积极观察和评估市场动态和备选基金的契合度,尽可能在确保组合稳定性的基础下,顺滑地调整持仓,以期兼顾组合收益的稳健与锐度。
总之,如果组合的持仓基金的基金经理有变化,我们会综合评估该基金在组合中的定位、新旧基金经理的风格差异、当前市场特点等,考虑是否更换以及如何更换,尽可能让组合平稳过渡,避免因基金经理变化影响组合策略发挥。
风险提示:
基金销售和投顾服务由盈米基金提供。
诺安策略精选股票(320020)成立于2012年5月,业绩基准为“80%沪深300指数+20%中证全债指数”。基金2018年(转型后)、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收益率为-4.37%、45.20%、16.16%、28.92%、1.04%、9.00%,业绩基准2018年(转型后)、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收益率为-10.62%、29.59%、22.48%、-2.86%、-16.88%、3.98%(数据来源:基金公告、wind,2018.01.01-2023.02.23)
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自行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做出投资选择。详情见《投资顾问服务风险揭示书》。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保证。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