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市场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自2008年以来最大的下跌,因为需求出现了历史性的下降。
2008年的大跌是因为次贷危机影响下,爆发全球金融风暴。
但如今的经济危机远远不及2008年,芯片需求大幅度下降或许与美国强行推行芯片科学法案有关。
事实证明,美国又一次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01,价格大跌
DRAM的平均价格在去年第四季度大幅下跌超三分之一;NAND闪存的表现也并不好,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其价格分别下跌了32%和27.7%。
新冠病毒爆发后,电子产品的需求量猛增,芯片厂商借此机会扩充产能,但现在回头来看,当时的需求很有可能是由于美联储超发货币所导致的虚假产能。
如今,美国不断加息之后,需求急剧下降,大量的芯片存货堆积,令晶片价格骤降。
由于存储器晶片的价格大幅下跌,加之全球经济不景气,大部分晶片厂商都在今年下半年缩减了生产规模,并且停下了扩张的步伐。
美光、SK海力士和 Kioxia均已发布相关举措,以抑制供给过剩,以维持市场的稳定。
分析师们认为,尽管这样的举动会对公司的盈利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但这样的举措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美国希望通过芯片科学法案吸引半导体行业到美国增加投资,显然已经不太可能。

02,营收跳水
在2022年,半导体行业的营收增长仅为1.1%。
但是要知道在2022年,欧美的通货膨胀高达8%以上,平均物价的涨幅也相应的达到8%以上,所以正常情况下,即使卖出相同数量的货物,销售额也应该至少增长8%。
但是全球芯片的营收增长明显低于通货膨胀。
当然,由于芯片价格在下半年出现了大幅度的跳水,可能对于很多厂商来说,最终营收能够增长已经难能可贵。
由于美国持续提高利率,使得利率上升,使得很多公司的金融成本都在增加。
另一方面,通胀居高不下,使得消费者减少了开支,导致在需求方面,如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的需求也出现了急剧下滑。
芯片行业的寒冬正在到来。

03,搬空台积电
在此背景下,美国还劝说台积电将原本位于台湾的工厂迁至美国。
目前,台积电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工程师已经被送到了美国,一起运往美国的还有台积电的生产线,看来美国是打算将台积电一次搬空。
可能在台积电看来,把生产线搬到美国,表明了对美国相关法案的支持态度,未来将获得美国的回报。
但是在市场看来,对这一种做法却并不认同,最直接可观的是巴菲特的持股变化。
此前巴菲特不断的买入台积电,成为了持仓的重仓股,但是在Q4的报告中,我们却发现巴菲特反手大幅度减持了台积电,已经调出了前10名。
显然,巴菲特并不看好台积电未来股价表现。

04,中国反击
而对于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现在正是大好机会。
虽然美国希望在这一方面对中国进行卡脖子,但是目前对于全球的芯片厂家来说,关键是如何增加销售,提升收入。
所以欧洲的一些重要品牌,已经开始放弃与美国的攻守同盟,正在努力的突破限制向中国出口相关的产品和设备。
美国的阵线正在被瓦解,我们的反击机会到了。
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基础,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大量采购所需要的设备,甚至相关的专利和技术,如果有可能参股更多的欧洲或日韩企业,等下一轮芯片热潮时,我们可能已经不再需要有任何担心了。
PS:第一时间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觉得文中资讯和观点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