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血脂是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病,血压、血脂的升高通常与长期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患上高血压或者高血脂,人们总是希望吃点什么就能够降下来,那么真的有这种食物吗?
我们说单纯的某一种食物并不能起到降血脂、降血压的效果,食物并不等同于药物,因此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于某种食物上。要预防或者控制慢性病,关注整体的膳食结构才是更重要的。在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疾病不发生或者尽量晚发生,这对于健康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那么,哪些饮食习惯,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更有益呢?
1、控制总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
能量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而肥胖又是引起高血脂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很多患有高血脂或高血压的人群本身都伴随着肥胖,因此,要想让血脂或血压降下来,首先需要减重。
在平时的饮食中,膳食脂肪应控制在20%,脂肪也是能量大户,一定要控制好。尽量少吃肥肉、动物油脂、油炸食品,适量摄入鱼、瘦肉、蛋、奶、大豆制品。炒菜油用量每天不超过25克,大约相当于小白瓷勺2勺半。

2、减少钠盐的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人每天食用盐的量控制在6克以内,大约是一啤酒瓶盖。这个量不仅包括烹调用盐,还包括很多看不见的“隐形盐”,比如酱油、味精、酱、咸菜、挂面、饼干、面包、咸肉等中的钠盐。如果是患有高血脂、高血压,那么每天的用量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减少。
3、减少精制主食的摄入
精白米面与粗杂粮相比,口感好,但营养价值低,缺少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平时要注意主食粗细搭配,加入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来代替一部分精制主食。有些人虽然平时只吃素,肉类不敢吃但照样还得高血脂、高血压,可能就是因为主食吃的太多了。身体缺少的能量都用主食来弥补,精白主食吃得多,升高甘油三酯的能力也是很强的,而且素菜也是用很多的油和盐来调味,长期高油高盐对控制血压和血脂也是不利的。
主食粗细搭配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而且还能丰富膳食纤维能够与胆酸结合,减少脂类的吸收,降低血胆固醇的水平。比如在白米饭中加入燕麦、大麦、红豆、绿豆等做成杂粮豆饭。

4、增加钙、钾、镁的摄入量
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平时还要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每天至少一斤菜,要有一半以上的深绿色叶菜,水果保持在半斤左右。其次,还要适量摄入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坚果。大豆每天25克或相当量的豆制品(豆腐、豆浆、豆腐干、豆腐丝等),奶类每天300ml,可选低脂奶。坚果每天10克左右即可,吃多了也容易热量超标。

总之,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清淡少盐,限制饮酒,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这不仅对预防和控制高血脂、高血压有益,而且也会对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