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世明
2022年岁尾一大热门事件,就是12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知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以其2021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7.52亿元5%的罚款,计8760万元,同时责令知网全面落实整改措施、消除违法行为后果,无疑对知网用户者是件好事,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也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1999年6月创建,现已成为世界上中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在中国境内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具有支配地位。对如此中国“知识库老大”,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责令知网停止违法行为,令人拍手叫好。
从中可以看出,知网一个违法行为就是“知识垄断”,价格连年涨价,用户不堪重负。大批高校和科研单位明明要不起,却又离不开知网,甚至中科院都公开表明“用不起”知网的服务。
以前人们认为,“知识垄断”就是知识产权保护,价格高正是知识产权的价值所在。这显然有失偏颇。
知网被处罚和责令整改,说明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上了一个新高度。保护知识产权价值,在于推动知识更好地运用、数据信息开放共享,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如果为保护而保护,不仅会使“知识垄断”加剧,知识获取成本增高,数据信息“高墙壁垒”,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毫无用处。
以此为契机,我们应打造更多更高层次的“知网”,全面提升中国的创新资源供给能力,打造良好学术生态,推动知识共享、学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