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诊,医生常常遇到焦急的患儿家长咨询:医生,我孩子感冒一个月都不见好,总是流鼻涕,还经常伴有咳嗽,我给他吃了好久感冒药了,为什么总是好不了?
日常生活中,大家普遍都有一种理念,认为流鼻涕就是着凉了、感冒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流鼻涕≠感冒!
其实流鼻涕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专属于感冒特有,也可见于其他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以流涕、鼻塞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还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感冒
感冒是中医的概念,可等同于西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主要症状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涕、咽红、咽痛,严重者可伴发热,多数患者在1周左右可以痊愈。严重者可继发急性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
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腔和鼻窦黏膜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大多数是由普通感冒继发鼻腔感染所引起,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鼻塞、流大量黏液样脓涕、严重可伴头面部疼痛、发热、咳嗽等。急性鼻窦炎大多数短期治疗即可治愈,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疾病迁延成为慢性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对过敏原产生的过敏反应,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主要症状是反复喷嚏、流清涕、鼻塞和鼻痒,还会伴有敬礼征、暗影征、皱褶征,本病呈季节性或常年性发作,呈慢性病程,短期内少有治愈。
可见,感冒可以有鼻塞、流涕的症状,但是病程多数在1周左右,如果鼻塞、流涕症状持续超过1周甚至迁延至1-2个月,应该进一步考虑其他的原因,而不应该认为是感冒。
有时临床上还会有更复杂的情况,如反复感冒多次、感冒合并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合并急性鼻窦炎等,都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来具体分析判断及治疗,如有反复长期流鼻涕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尽量避免自行过度过久服用感冒类药物。
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流鼻涕,除了对症选用不同药物口服治疗外,鼻腔冲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辅助治疗方法。
鼻腔冲洗可以湿润鼻黏膜,稀释和去除鼻腔过多分泌的黏液和炎性因子,冲洗掉鼻黏膜上附着的干痂、花粉、皮屑等刺激物和过敏原,减少不良刺激,从而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及鼻腔黏膜细胞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冲洗后的鼻腔也有利于其他鼻部药物更好地作用于鼻黏膜和扩散,改善整体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