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嘱托勇担当,逐浪前行展作为。
近年来,贵安综保区紧扣“打造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先行区”目标,积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探索、团结拼搏,认真贯彻“突出园区规划、优化园区体制、加快园区建设、做好园区服务”的工作要求,聚焦“两主一特”,聚精会神抓招商、坚定不移抓工业、集中精力抓项目,以“敢干、实干、快干、会干”的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全区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奋力闯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努力在“强省会”行动中切实担负起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职责和使命。
聚焦“两主一特”
全力打造细分“五大产业链集群”
星鸿、国鸿、瑞立达、华佳信、香港聚展、安芯电子、康达精密、瑞迦智能制造……在贵安综保区,分布着一个个具有“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特征的优质项目。
这些项目的引进是贵安综保区聚焦“两主一特”、全力打造细分“五大产业链集群”、奋力打造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先行区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贵安综保区结合省、市发展定位以及自身实际,聚焦“两主一特”,用好用活“两图两库”,围绕“四个重点全覆盖”(重点区域、重点保税区、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链),重点打造细分“五大产业链集群”(光电显示、光电照明、电子再制造、大宗原粮进境加工、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在光电显示产业方面,围绕显示核心企业双坤电子,着力引入其上下游配套的偏光片、背光模组、玻璃盖板、手机背板等产业链目标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瑞立达、晶泰科、双坤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架构。
在光电照明产业方面,围绕光电照明核心企业凯瑞嘉,着力引入灯具制造,支架、芯片及电子元件封装等目标企业,初步形成了凯瑞嘉电子、康达精密、安芯电子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架构。
在电子再制造产业方面,围绕再制造产业核心企业华佳信,着力引入注塑、包装、SMT等目标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华佳信、星鸿、中展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架构。
在大宗原粮进境加工和特色食品加工方面,与海南国机集团、贵安产控合作引入驿路粮谷项目,同时积极引入生姜出口加工、茶叶出口加工项目,初步形成了以驿路粮谷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架构。
在跨境电商产业方面,围绕跨境电商核心企业优米购,着力引入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物流、进口贸易商等目标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省外综合服务平台、易海屯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架构。
“只有找准产业定位,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贵安综保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茂兰说,在招引企业方面,贵安综保区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紧扣“两主一特”“四个重点全覆盖”“五大产业链集群”等关键词,坚持“三个原则”(小步快跑、加速集聚,可操盘的项目加快落地;紧盯投资1-2亿元、产出1-2亿元项目;快速洽谈、快速签约、快速落地),着力引进培育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质量效益好的企业落地贵安综保区,进一步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深化全响应中心建设
擦亮“贵人服务”品牌
2022年3月,按照“企业有需求、全员有响应”的工作要求,贵安综保区成立了企业服务全响应中心,以企业出单、全响应中心派单、部门接单、涉事人员联动落实的方式,构建四层级、全联动服务管理模式,确保企业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解。
“自企业服务全响应中心运营以来,共计收到50家企业反映问题322个,目前已办结317个,办结率98.45%。”贵安综保区相关负责人说。
贵安综保区企业服务全响应中心的成立是该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贵安综保区积极践行“贵人服务”理念,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满意度,推动产业大招商取得新突破。
在具体实践中,贵安综保区探索“园区长+企业专员”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由园区长负责统筹招商引资项目厂房装修、设备到位、用工协调、投产上规等相关工作,企业专员具体负责有关工作的快速落实;强化包保项目服务保障,对产业项目和建设项目实行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保”制度,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让领导干部成为项目“操盘手”,全程参与并主导项目接洽、谈判、签约、落地、投产、达产、上规等环节,扎实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不断练就项目管理“真功夫”;强化“十要素”服务保障,围绕“十要素”(用地、用房、用水、用电、用气、用工、物流、税收、金融支持、生活配套),做好企业服务,用细心贴心换来企业安心……
以诚聚贾,商兴城兴。贴心用心的“贵人服务”吸引了一批批优质企业到贵安综保区投资兴业:2022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3个,总投资额96.03亿元(外资3800万美元);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00.68亿元;引进瑞立达等优强企业6家;新增双坤电子等规上工业企业12家;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0.29亿元。

围绕“八大抓手”
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党的二十大为贵安综保区接下来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增添了动力。新征程上,贵安综保区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面对新的“赶考”之路,贵安综保区将围绕“抓开放型经济”“抓园区体制”“抓园区规划”“抓园区建设”“抓园区服务”“抓投融资管理”“抓安全生产”“抓从严治党”等八个方面开展好工作,全力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区域协同力。为打造“强省会”核心引擎贡献力量,真正在“强省会”行动中担负起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职责和使命,以实际行动为贵州的对外开放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按照市委‘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实现‘一个高于,五个走前列、作表率’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落实‘突出园区规划、优化园区体制、加快园区建设、做好园区服务’要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2023年各项经济工作。进一步激发全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活力,加快推进贵安综保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奋力打造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先行区。”贵安综保区党工委书记杨志荣表示。
亮点一
提升外贸外资外经发展水平
中晶、中展、华佳信、双坤电子……自设立以来,一家家优质外贸企业的入驻,进一步激发了贵安综保区的发展活力。
近年来,贵安综保区紧紧围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先行区”目标,坚持以“一港、两区、三外”为重点,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和功能优势,全面提升外贸、外资、外经发展水平——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流通效率。联动贵安新区海关在贵阳关区内率先推广提前申报模式,积极推动“两步申报”落地,两步申报报关单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深化以企业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监管新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在全省首次完成加工贸易企业边角料网上拍卖试点工作,目前新监管模式企业已达6家。
完善平台建设,复制创新经验。通过建设“三单”对碰平台“前移”海关卡口,推动跨境电商1210保税展示+极速配送模式顺利落地,引入易海屯等跨境电商领先企业打造物流配送平台系统,打通与拼多多、天猫国际、苏宁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物流瓶颈,以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和贵州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项目落地为支撑,探索建设白酒出口基地、茶叶出口基地等“黔货出海”项目,2022年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实现大幅增长,达到24亿元。
抓通道建设,做大加贸基本盘。通过平台化运营,整合区内和安顺等周边地区货运资源,形成运力直采、货物集拼、零担辅助相结合的集货运输模式。2022年,开通公路卡班975.7车次(含零担),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886万元,航空运输货物118吨,助推加工贸易完成外贸进出口额34.2亿元。
一个个强有力的举措,助力贵安综保区开放型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组组数据成为贵安综保区开放型经济建设成效的有例确证:2022年,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04亿元,实现外贸百亿园区的突破。其中,按区域分类:围网内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141.3%,围网外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373.4%;按类型分类:出口完成63.5亿元、同比增长218.7%,进口完成40.5亿元、同比增长125.7%;按贸易结构分类:加工贸易完成35.1亿元、同比增长79.2%,一般贸易完成9.7亿元、同比增长397.4%,保税物流完成44.7亿元、同比增长170.7%,跨境电商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123倍。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009万美元。

亮点二
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贵安综保区区位优越、营商环境好、发展成本低,是我们走长远发展道路的最佳选择。”经过多次考察和综合考虑,贵州省瑞立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立达)领导层最终把投资目的地选在贵安综保区。
瑞立达于2022年9月入驻贵安综保区,是一家集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和智能家居面板玻璃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国智能手机盖板玻璃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工业4.0示范单位。
瑞立达计划在贵安综保区投资约30亿元打造智能终端玻璃盖板生产加工项目。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建设智能终端玻璃盖板生产项目和智能工厂项目,主要生产平板、笔记本显示玻璃;二期投资10亿元,主要生产手机显示玻璃等中小尺寸玻璃盖板,同步发展3D玻璃、微晶玻璃产品,并依照市场状况考虑车载布局。
最近,瑞立达项目现场负责人唐新平正忙着统筹推进智能终端玻璃盖板生产加工项目试投产的事宜。“目前,厂房装修、设备调试等工作已经完成,预计2月份可以试生产。”唐新平说,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工业产值6亿元、纳税600万元,全面投产后,可以带动4000余人就业。项目满产后,年产值预计能达到20亿元以上。
“我们计划在3年内由新三板转向北交所上市,争做行业佼佼者,以实际行动助力贵安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未来,唐新平充满信心与期待。
“瑞立达是目前为止贵安综保区围网内引进的体量最大的企业,也是贵安新区范围内第一次整体引进的新三板上市企业,是‘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合作模式在贵安综保区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落实。”贵安综保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红梅说,在下一步工作中,贵安综保区将扎实做好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管理,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手记
新征程上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2015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贵安综保区;2016年3月,贵安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
自设立之时起,贵安综保区便担负有重大使命和重任:助推贵州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贵州对外开放水平。
作为贵州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贵阳贵安“强省会”的主战场和开放型经济的桥头堡,贵安综保区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全力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升级版”保税区,为贵州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贡献了自身力量。
乘风踏浪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进入新阶段,贵安综保区将加强统筹谋划和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新征程上闯新路、建新功,以实际行动助力贵阳贵安和全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高艳飞
编辑田菊
二审罗昌
三审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