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7 月 16th, 2025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在商务部日前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透露,近年来,跨境人民币使用规模稳步提升。2022年,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7.92万亿元,同比增长37.3%,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6.76万亿元,同比增长16.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炳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受贸易霸权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疫情冲击等影响,国际经贸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在此情形下,我国贸易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稳步增长意义重大,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贸易安全稳定、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外贸发展质量。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远鹏对本报记者表示,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的提升,有利于推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企业汇率成本,规避汇率风险。简化企业结算手续,加快结算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国家来说,有助于促进外贸和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改善国际收支平衡,加快国内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近期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提出推动各地及时反映企业需求,帮助外经贸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

对此,王炳文建议,从四个方面帮助外经贸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一是充分认识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积极作用。中央在充分了解地方相关企业实际需求基础上,以解决外经贸企业“急难愁盼”为重点,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研究出台配套政策举措,为人民币跨境使用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二是鼓励跨境结算服务创新。鼓励各地有序申报和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制度和技术创新实践。三是鼓励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境内外联动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积极梳理反映企业人民币投融资需求,推动银企精准对接。四是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平台作用。进一步丰富人民币使用场景,当前要重点加快数字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尝试,探索经验。

张远鹏也认为,要指导地方和金融机构制订细化举措,尽快落实政策。敦促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深挖全球性重点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需求。金融机构重点引导企业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及RCEP区域加强人民币跨境使用。支持跨境人民币在新贸易业态中的使用,特别是境内外跨境电商平台人民币的使用。利用自贸区资源政策优势,探索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进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试点、复制、推广。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挑战者”智己汽车强势破局 差异化标签突围细分红海

●解读丨外贸首破40万亿 料2023年稳健增长

●热点丨国际金价走势长期或螺旋式上升

●时报时评丨中国经济将重拾确定性

●新春走基层⑥丨青岛西海岸新区:创新发展让乡村幸福满满

总 监 制王辉

王继承

监 制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