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10 月 24th, 2025

《隐逸志》

学孔曰:尹氏仕者若而人,自阁学至一命之吏,无不有之,而潜德弗耀者犹不少。今录旧谱所载,与耳目所睹,记者若而人,名曰《隐逸志》。虽严不若史,而凡预于此者,亦必磊落修正,实尹氏之杰者也。於戏!后人其勖之哉!夫名不见史,犹曰:“鲁有大臣,史失之。”况下此乎,若谱则宽矣,而犹无称焉?夫己氏,非夫也,夫其亦可兴也已。

【五世】

公懋:居河南。有敏才,尝上书议时政。权相嫉之,佯为好,召至幕下,竟莫知其所终。

【六世】

徽:居新市,以学行闻,屡荐不就,学者称为“平林先生”。

【七世】

仕宏:由安成徙永新,富甲里中,因名其所曰“富溪”,尝造廪贮粟,遇岁荒,辄减直粜之,以活贫氓。

【八世】

䆅:居新市。博学强记,不求名达。父师中为湖北察访使,卒于官。䆅年十六,闻讣号哭几绝,奔丧,士民交赙,尽却之。归,舟次大姑,夜暴风忽作飘荡,他舟皆倾,䆅抱柩哀号,篙师见浪中隐隐有神人翊舟。诘旦,已抵吴城矣。其后母病笃,䆅焚香吁天,愿减己年益母。算吁罢,母忽起拥衾坐,言有白衣人以水洒之,霍然惊觉,疾竟瘥。后母卒,庐墓三年,瑞芝四产。事闻,诏表其宅曰“尹孝子之门”,所著有《直斋稿》。

安仁:居牛田。主负高操,人目曰“尹高士”,所居峻山后峙,仁尝有德于乡人,乡人祀仁于其上,山由此名高士山云。今里中有富溪桥,亦安仁所建也,事见邑志。

【十世】

千遇:居诚门。家富于财,而慕马文渊、范少伯之风。郡判刘公牒安福,为建仁里坊。诚斋杨公荐于朝,以迪公郎徵,不就,赐号“與轩居士”。

八俊:居诚门。学者称“山阴先生”。江公万里守吉,荐为鹭州长。卒,祀郡乡贤。

十朋:居诚门。别号“江左”,文信国雅重之,屡荐不就。时江公万里守吉州,欧阳巽斋长白鹭书院,尝荐以代己,竟辞免。于是,江公用“孔北海通德”故事,表其门曰“诚门”。诚门,名起于此。

【十一世】

林宗:居诚门。淳祐中,尝修本支谱。

景初:居诚门。博通经史,时号“书簏”,传经鄂州,弟子一时同榜者九人。吕文焕聘至幕府,表知江陵府军事,不就。

【十三世】

祥可:居新市。淹贯百家,不乐进取,开义塾,集乡族子弟可教者教焉,凡游其门者,多登仕籍。

道真:居诚门。博科强记,与学士揭文安公友善,所著有《巢云稿》。

【十四世】

存斌:居诚门。至正间尝修族谱,欧阳圭斋为序,称其有儒行云。

可存:居诚门。为人醇雅敏悟,受学于欧阳圭斋先生。弟尚友,颖敏强记,与揭学士相友善,时称“二难”。

存仁:居逢原。少随父诣京,道汴,父得疾卒。会江淮兵起,途鲠,乃服道士服,函父骨徒步负归。数与贼遇,咸义而释之。仁卒,葬里之风山,一夕,雷雨大作,冢移山麓,凡砌甓、封隧皆如故,人以为祥。未几,仁孙大学士直、宪副嘉言生焉。

道翁:居新市。有经术,自以厄于布衣,不得施于时,而又无财可以望人之腹,乃于所居开义塾,招乡族子弟之明敏者教之,朝夕讲授不辍,游其门者,多有闻于时云。道翁之经术,不知于汉儒何如?如其意,亦已远矣!

信远:居新市。隐居修行,晓韬钤。时元季红巾寇江南,乡有从贼者,邀为谋主。远曰:“吾家世诗书,安可为此。”遂纠乡族,结义兵以拒之。未几,太祖皇帝平江南,乡族竟安堵无恙。子即御史平。翰林侍读学士凤岐,其孙也。

【十五世】

愿:居诚门。尝纠宗人建先祠,与解学士缙相友善。

成立:居灌塘。性孝友。国初兵起,谐母弟匿山中,兵至俱被获。成立窥守者稍怠,独得脱,他日讬卖卜,访母弟军中,竟得其母,于袁之新昌,复重赎得其弟。四明乌斯道尝传其事,载郡志。

茂祥:先世诚门人。祖孜,徙近里界塘。至祥,复徙南乡东凤岭,为创祖。妻父周某无子,付以家,强之易姓。祥不可,卒称尹氏。

【十六世】

庆宗:居南株。智略过人,幼失父,事母孝,居丧不以世乱废礼。

宗理:居新市。幼孤,母鞠之,以学行闻。国初,举孝廉,念母老不就。时弟凤岐幼,甚友爱之。及登第入官,手授家谱属之续订。为人博学雅秀,尝集士友讲学赋诗于所居十竹轩中,学者称六有先生。

道:居集凤。富均能施,乡族多德之。

昌义:居灌塘。国初,建都金陵,昌义父长赋部送城甓失期,谪戍海宁。昌义代父戍十余年,后以长子补伍归,益拓先业。

【十七世】

震:居龙游。性刚直敢言,通古今。尝为乡饮宾,临终,自题其像,释笔而逝。

绍兴:居牛田。幼孤,母萧氏抚之,见《节烈志》。绍兴涉经史,能诗赋,游缙绅间。正统中,岁饥,捐谷四千斛赈济,有司以闻,诏旌其义。尝倡族人建祠修谱,详见石潭刘公及文安公序、记中。

淦:居灌塘。孝友乐施予。天顺间岁饥,有司劝赈,淦出谷千斛,诏旌其门。

澍:居灌塘。性宇宽绰,前后弃责可数百金。

哲:居新市。少颖敏有记功,能诗。侍父凤岐馆中,诸公见而奇之。尝遇江涨,募渔舟拯溺者十余人。饥岁,推其余以食饿者。年四十卒,钱文肃公志其墓,甚悼惜之。

才鲁:居新市。通经传,才足起家,然不进取,处乡族侃侃无所狥。

沆:居灌塘。为人雅素平直。

贯:先世居东风岭,至贯,徙厚林,为创祖,资累万,然长厚不贪机利。伯兄某,尝议大钟釜,以贯语戆弗从,臾已,至掌其面。

温绎:居新市。幼孤,能自树,从兄昭官太守,绎布衣,资与之埒。子待问,性介立,有文学,所著《直斋稿》藏于家。孙宜铉,为人宽厚濡忍,尝与族人忤,拳之至再,终不与校。

【十八世】

汝涱:居龙游。性严重,不衣冠,不踰阈,见者惮之。

仕颙:居龙游。生平无疾言遽色。始贫,后饶于财,然性乐为义。弟卒,抚其遗孤,授以己产,凡赙丧、食贫、建桥、治道,咸不辞为之。成化中,岁饥,赈粟数千石,事闻,诏予冠带,表宅。

体正:居新市。幼孤,母刘氏抚之,见《节烈志》。正甫冠,即能自立,人侮己弗校,己有德于人,忘之。年八十四,受冠带,卒,聂贞襄题其墓曰“尹逸士”。

信:居南株。徙烟冈,豪宕有干略,纪纲族人,不辞劳勣,遇孤幼,必赈恤之。

汉佲:居南株。事亲孝。人有缓急,倒廪济之。

炅:居灌塘。为人严毅,孝友天至。次子邦贶,亦有隐行,罗文庄公尝为作《寿藏记》。

勖:居厚林。性孝友,不殖资产,常坐小楼,日以经史自娱,年七十,体小不康,呼二子璧、奎曰:“急治棺,后二日吾将辞人间。”期至,沐浴冠服,检寻素所落齿发指爪,内棺中,曰:“受之父母,不敢遗弃也。”壁、奎请遗训,曰:“积善耳。”是夕鸡鸣,翛然而逝。

侃:居东莞。为人质素,屡宾乡饮,以年高受冠带,卒年九十,见《东莞志》。

维新:居东莞。幼孤,多艺能,精历算。年八十执母丧如礼,乡饮屡虚左,不赴。至百岁,县令孙公延就席,衣冠甚伟,见者耸然。令敬问致寿之道,曰:“安分寡欲耳!”卒年百有一。

泰:居新市。性敏恪,业儒,家饶于财。凡服食之具,随诸兄所欲,即以予之,亡所恡,事拂意,亦无愠色。

凤:居增城。游陈白沙之门,问答之际,每有契晤,二亲继殒,结庐墓侧,苫块六年,遇讳日,辄雪涕如在初丧。湛甘泉先生表其墓。

盛:为人淳质,不迕物,乡有将鬻妻自给者,盛闻,亟予资,令留妻。由灉江徙汉川池口,为创祖,今从祀吉总祠。初,自灉江徙池口者非一人,今其子孙各祖其所自出,故传中皆书创祖云。

邦浙:其先居灉江,至浙徙楚之汉川池口。初,自里中来徙者,皆以所徙土旷滨河易为生,乃去为贾,或事钱镈。而浙故通书,善声韵,乃独课其子齐等治经,其始或迂之,及齐等为诸生,名日起,族里人乃各遣其子弟来就学。自是,池口之尹,斌斌江汉间,然实浙权舆之也。浙之为人,有行谊,尝乡饮,受冠带,今从祀吉总祠。

信:居嵊县。兄义啙窳,不事事,落其家,割己产赡之。所置田,半以充先人伏腊及子孙力学之资。

【十九世】

孟伦:居嵊县。与弟孟远俱好义乐施,岁中数弃责释逋。永乐间大饥,赈谷数千石,明年再饥又赈,全活甚众,有司表其闾,见《嵊志》。

开:居新市。性坚忍,博学。尝授经南康,执贽者甚众,时学士泰和曾公雅彦,亦馆其地,而束脩薄甚,不能给其家,开每推其赢余予之。比学士贵,德开,还往无间。

孟晓:居东莞。产不及中人,而衣麄、食粝稍赢,即以施人。尝有鬻田于晓者,久之金尽,母子交恶,晓闻,即还其券。族孙瑶,负官钱系狱,度终不能偿,有死而已,晓为代输,得释。某甲老而鳏,子嬉游不事事,晓怜而衣食之。终身他行多类此。

实:居灌塘。通经史,能世其家。

辳:居龙游。为人冲默,孝弟天至,一钱尺帛不入私室。

兆:居新市。少时敏悟强记,金少保子少卿一见奇之,妻以爱女。然竟沦落不偶,士友有遗珠之叹焉。

齐礼:居牛田。家不及中人,而好急人之病。国初,邑田额颇淆杂,户有虚赋,邑人苦之。齐礼乃谋于其族子绚,曰:“赋之虐民,甚矣,然非奏请核田不可去,子能北行乎?吾当资汝。” 绚者,亦义侠士,敢往,遂许齐礼。齐礼即草疏授之,竟得报可。邑人至今尸祝之。初,绚之北也,舟至鄱阳,覆焉。时同舟数十人皆溺死,绚仆亦死。独绚宛转波浪中,若有物掖之,得免。所挟资及疏草亦俱在,不沾损、漂失。闻者异之。邑之义山,道峻险,行旅劳顿,礼募工开通,往来便焉。旁习堪舆家言,每行视得胜处,辄与族人言之,不独擅也。年七十有三,临终遗语曰:“吾家形胜,右砂缺宜培,峰前竄宜翦,北潮浅宜浚,力不赡,奈何?后之人,谁毕予志者?”又曰:“吾族近时治第者,竞欲相高大,非形家所宜。”礼卒后如干年,隆庆间,族人不戒于火,故室尽烬。侄孙学恕、学孔、学周等始率其族人一用礼言,治新室,而三方山水,亦次第施畚锸焉。盖又如干年,遗语稍稍符矣。礼孙机,为人淳笃,喜宾客,客至必觞,觞必尽欢。与人语,出于至诚,闻之者感动。家饶于财,而能斥其余以拯人,岁所施槥椟不下数十,盖有齐礼之风云。

德:居新市。朴茂好古,工篇什。教养孤侄,无异己出。以《易》教授里中,从游取科第者甚众。

敦:质敏博学,自灉江徙楚之池口,创规宏远。卒,从祀吉总祠。

正:居池口。为人倜傥不资省。

周:居灌塘。七岁能为举子业。晰于大义,瞻孤幼、给贫乏,不辞倒廪。

璧:居厚林。性开敏、能诗、能书、能鼓琴。自号琴乐。为人孝友敦睦,群从有病疫者,人皆畏避,璧独亲视汤药。门有外侮,辄挺身御之。以子一仁贵,赠奉政大夫、工部都水司郎中。

祥:居灌塘。工吟咏,所著有《耕逸集》。

浣:居灌塘。正德间,斗米钱二百,浣用范希文策,大治第,流民争就傭,赖以全活者甚众。

汉:居冻溪。以愿直表于乡,乡有斗争,必曲解之。

济:性豪逸,知书,朝受散官。先世逢原人,徙灉江。至济,又自灉江徙汉川池口。尹氏族人由是相仍而至,聚居成邑,今籍横序者若而人,登仕版者若而人,实济启之也。卒,从祀吉总祠。

旻:居东莞。有行谊,屡为乡宾。

大节:居逢原。尝夜获盗,释之,谕以镌改。

宓:居灌塘。性朴直,尝捐费建祠寝。

佑:居灌塘。愿慤,有古风。

耀:居厚林。幼失怙,隽拔不群,事母蒸蒸色养,恢先业,御外侮,为门中纪纲。

璋:居厚林。慷慨好施,里人多德之。

衢:居山田。尝受经于大中丞陈静斋公,试督学当廪,以让其友康生。前后省试凡十一,辄不偶,士友惜之。方修通谱,时年已九十,犹亲校核不倦。

善:居新市。性坚忍,父卧病逾岁,亲供汤药,终夜不寝。早岁失偶,竟老不复娶,乡评义之。

锡:居新市。为人博学好古,刊华居实,尝取先正仪节,集为一书,以贻子孙。与人交常恐其有訾行。长子辙,宦滇南,手书惟勖以“清”、“慎”、“勤”,一语不及私。使者误并罗文恭书授开府,开府得书启阅,抚案叹曰:“尹太和有父如此,宜其能官矣。”文恭尝赠以诗,有“开府曾窥寄子书”之句,盖纪实也。

珊:居新市。有经理才,不坠先绪,早历变故,不以挫其志。

瓒:居新市。外峻内夷,博学能诗。母孀居,每得瓜菓,必怀以献。长子祐,为诸生有声,性骯髒,遇事侃侃,不为两端,尝首事建小宗祠,旦夕程工,虽祁寒必至焉。

时凤:居东莞。幼失怙恃,而孝事大母,以勤俭殖其家。嘉靖中,以高年授冠带。

立:居池口。好为德,所在鼎居镌解。池口地滨河,岁有浚筑畚锸之费,立尝为冠。

昊:居龙游。家富而倜傥豪举,邑人以形家言,建浮屠于邑之南,号文笔。昊所捐资,视邑人为冠,他举亦称是。

齐:居池口。为人乐易和厚,不为崭绝之行,非意相加,终忍下之,不求报,人以是多其长者。少为诸生,一再省试不利,去为掾,以贫,业儒弗竟,一意成其子今中丞应元,夏月篝灯课读,蚊虫傅体不休。比中丞贵,封比部主事。初,齐尝病剧,寝梦谒神,神仪卫如王者,语之曰:“若病旦已,自此以往,寿可二十年。”旁见绿衣人持简,视之书:“尹某,刑部主事。”后齐两封,年七十余,竟符其梦云。万历己亥,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言:居池口。为人孝友,刚直能诗。

【二十世】

璞:居龙游。生平绝迹城市,正德间,以年高有行,授冠带。长子钺,端介有父风。

璠:居嵊县。为人持重恬雅,事父母甘毳毕具,有疾,朝夕不解带,药必亲尝,居丧哀毁过礼,乡族称孝。他如资旅困、施槥椟、周贫乏,犹多可纪云。

琏:居龙游。早受教章枫山先生之门,读书至得意处辄独笑,暇则鸣琴咏诗以自娱,居乡有陈仲弓之风,有司表其宅曰“潜德幽光”,旁晓养生之术,卒年九十七。

绅:居牛田。为人淳厚若愚,家拥高资好施。有贷不能偿者,还其券,或更予资,且教之曰:“汝当勤四体,力田贾,勿啙窳至乏。”年四十九卒,里人雪涕。配杨氏,以勤俭佐施予,布衣疏食,处之自如。中年孀居,家政斩斩,尤知大义,尝割田以赡祠祭,详大宗伯洞山公《祭田记》中。

瓒:居古田。弘治间,以出粟赈饥表宅。

纶:居牛田。生平磊落,亡资省,好觞客,有陈孟公之风。

文镒:居洲陂,以勤俭丰其家。洲陂之始迁祖曰天佑公,未有祠,镒谋于众,创建之。既成,镒佐费为多。子素吉,亦勇于义,里中有困于豪强者,必力扶之。邑令沈公以绳奸得反噬,吉倡邑人士,诣两台言之,令得白而奸服辜,士林义之。

儒:居逢原。性刚介,文和、宪副二公俱爱重之,以生平不偶,自号“书隐”,欧阳文庄公赞其像曰:“君隐于书,与书终始,后有兴者,藏书以俟。”

玘:居龙游。笃天伦,手殖财产,均分予昆弟。尝市盐贮一室,其后盐值踊,将鬻之,而燕巢门籥,卵而未雏,遂过时不启。乡人有杀牛者,牛抱孕,见玘长跪,倍价赎之。越七日,而产一犊,其仁爱如此。

玠:居古田。以朴行见重邑令梁公,三举乡饮。子国侨,性醇谨,亦尝为乡宾式榖,嗣人宦学有声。

保衡:居东莞。为人长厚无竞,终身不挂名公牒,乡族推之,以高年受冠带。

学:居诚门。生而孑立,不坠先绪,客至延款,竟日不倦。

绚:居牛田。有才识,通经史,尤好《左传》,工诗,所著有《闲中助语》、《尹氏贤否录》。尝诣京师,奏请核田,邑人德之,事见《齐礼传》。子粲,丰神秀爽,言谕纚纚,听者忘倦。族有大举,必以身先之。粲与机、学、恕,俱牛田杰云。机与学、恕,事见别传。

祥:居池口。事寡母孝,抚孤侄若子,所居当通津,贾舟上下,宦游往来,皆以祥为东道主,迎送赆遗,日不绝人。有缓急叩之,初不以有无少懈也。子廷,慷慨慕尚,略与祥同。而廷磊落,尤过其父。父故富,至廷资益。起居常袖金以出,见贫者、丐者,若有缓急者,辄援而予之。至其赒恤亲从,设财解纷,既已德人,不自为功,虽古之朱家、樊重或未能过也。尤好客,客至,无贤愚贵贱,皆厚遇之。或遭意外败舟,暴客掠资,则为治橐装、具什器以行。以是方数千里之间,缙绅、游贾皆习廷名,而其德廷甚者,至以尹名子。前后汉川令,皆闻风造门请谒,以处士礼见。其倾动一时如此。然其为人,内行亦修饬。髫年随父入楚,途次闻大父丧,即为位而哭尽哀。父病,衣不解带,比卒,哭泣不辍,既葬,构一堂颜,以永思用,志不忘。年八十,受冠带。会今上覃恩宇内,颁绢绵酒肉之赐,又一年卒。初,廷以好施予减资,晚坐大狱,积久不解,资益落,然其好施予如故。至是,年八十有一矣,乃屏居谢客。一日,子贡士良心侍,命取历进,展视良久,乙寘几上,无何而卒。卒之日,则所乙之日也。闻者异之。

安民:居东莞。有雅量,乐施予。

顾:居灌塘。简量和易。

吉:居南株。负才气,不肯下人。前后凡九试场屋。无事辄焚香静坐,与人交,吐肝胆,虽仇雠杯酒立解。尝曰:“吾过多矣,独诚心直道,不愧神明耳。”子彦选,少负奇气,名著邑庠,五十余年数奇,竟弗偶,精玄学,工诗赋,旁通星历、堪舆、百氏书。与乡人耆老相招为社,有洛阳香山之风焉。

毂:居灌塘。性刚果,侵岁,尝捐粟以济贫乏。侄礼用,少孤,人利其资,诬以大辟,毂挺身辩,礼得释,后官经历。

祤:居冻溪。简朴,有古风,罗文庄公喜其为人,以女妻其子廷。

统:居牛田。幼颖敏,善诗歌,里中事关利害者,身任之,匡困资无,不辞倒廪。尝两预乡饮。

褴:居池口。德兴子也。博闻强识,独善其身,为人高雅,一介不取诸人,有古君子之遗风焉。

祓:居池口。性宏雅,事二亲孝。父殁,扶榇归葬灉江,居常以力学进取,督励诸孙,翰林孙公志其墓,称其后必大云。御史良任,其孙也。

敦文:居南株。为人方雅,乡族推之。

礼:居池口。有才谞,早卒,然多男子。

禴:居池口。笃天经,不忘故土。父殁,扶榇数千里归葬灉江。

贽:居新市。治儒业不偶,然亦淡于世味。

镝:居池口。幼孤,不坠先业,家累千金,施予不倦。

道:居牛田。性朴茂,绝迹廛市,人虽侮己再四,终弗校。尝买妾至,涕泣不已,询之,知其家有子需乳,即篝火遣还,所费金并以予之。

材:居灌塘。有孝行,补邑诸生,六试不第,遂放意山水。

褚:居池口。为人倜傥豪举,彷徉邱壑。

供:居逢原。颖敏博学,晓天文、地理、阴阳之术,尝预修家谱,考核严谨。

一贤:居厚林。早能自树,从弟一祥贫无子,一贤不忍其叔璋贤而不祀,乃以季子思廓为之后,且令与诸子均产。长子思廉,亦有行谊,一贤尝病,不通溲,思廉涕泣,计无从出,乃吁天,跽而吸之,遂瘥。客居郡舍,会有隶人被鹿触足骨断,垂死,馆人推置于市,思廉舁置邸中,为营医药,且饮食之,竟得不死。

稢:居灌塘。为人畏慎、俭约,好赈恤匮乏。

敔:居灌塘。孝友,尝欲辑家谱,未及而卒,里居贫者,岁中予粟,人二釜或三四釜。

廷益:先世富田人,祖宪言迁郡城右隅。总祠之役,捐助如干金。

畋:居灌塘。性闲雅,躭琴书,母寡居,蒸蒸色养,比殁,丧事如礼,每语及必流涕云。

夏:居灌塘。孝友刚直。

轸:居新市。颖敏能诗,年十五,题扇四十余韵,见者嗟异。罗文恭公试以《秋馆喜雨》近体,墨笔立就,文恭以诗人呼之。为邑弟子员,每试辄高等,与弟轩共师事文恭。轩亦以淳笃见称师门。

一祥:居厚林。亢直不阿,里閈信之,总祠之役,前后董事三年,至胼胝不休。

克宾:居南株。生平直朴,虽居讼乡,而与物无竞,人多化之。侄元忠尝问学于邹文庄公之门,亦以行谊著。

世坚:居东莞。性方严,里中子弟畏之,至歉岁,食半菽终无敢为非者,然人或齮龁之,亦置弗较,以故终身无讼。逮母卒,事继母如母,抚孤侄如子,内外亲从,及里中贫者赒之有差。年八十,神明不耗,一日,呼子孙遗以训诫。无何,遘遗小疾,遂卒。

应先:居池口。少补邑诸生,当齿录次宗长,宗人质以事,一无假借。性能知人,以女妻同郡梅某,竟成进士。晚治圃杂莳花药。日与宾客彷徉,其间投壶,雅歌不绝。

应亨:居池口。为诸生有声。尝治一圃杂植花卉,居常邀客游其中,赋诗置酒尽欢而罢。兄应元仕至大中丞,亨奉教为谨。未尝以尺牍干扰。有司物论美之。

【二十一世】

褒:居灌塘。博涉经史。长子起岩,以孝友称,建祠之役,助资为腆。季子起巍,恬淡绝机,肠通玄学。

儒:居古田。博涉多闻,性复端亮。弟国俸,有干略,遇事不择剧易,方建祠需材,会瘴起,人惮山行,国俸独请往,竟赖以集事云。

迪:居灌溪。居家严重,尝以宗谱未修,手录一帙遗其子曰:吾老矣,以此付汝,庶异日得有所考云。

材:居牛田。以敦朴孝友称。

相:居新市。醇笃好学,教授会昌,游其门者多登仕籍。工诗,所著有《方塘集》。

岑:居龙游。性警敏,凡百家传记及国朝典故,皆能通晓。与弟峲相友爱,虽一卮一豆,峲未至不先御。岑卒,峲亦哀伤成疾继逝,人并称之。子礼继,中戊午乡试。

崇时:居梅田。有行谊,总祠之役,时倡其支来相事。

裹:居灌塘。性恬淡喜施。女妻欧阳文庄公子主事绍庆,然对人未尝口婿事。人有侮之者,亦未尝藉以修怨。文庄尝以裹行谊闻有司,欲罗致乡饮,裹逃去不顾,曰:“奈何以此束我?”农时赍钱郊行,见有贫不能种莳者,辄随手予钱以为常,俗名“田未归赋”,岁计亩予卖者谷助输。裹当予谷时,或值价踊,辄并明年予之,人以是多其长者。

梓:居牛田。幼孤,能自树,率兄弟事寡母,备尽孝养,生平多缙绅、长者之游。妻刘氏亦谙大义,疾革,以金二十两付其子学勋曰:“尹氏方建祠,汝可持此金助。” 比刘氏卒,学勋奉遗命致其金,时宗先辈太守湖山公方总祠事,乃为铭其墓云。

日清:居太湖。有志行,保障乡里,不畏强御。

柏:居牛田。幼孤,事母孝,事二兄如父,简言乐施。所居五里许,曰牛山,道险绝,行旅劳顿,乃捐金募工甃为坦途,又别建亭其上,以为憩息之所,往来者便之。宗人尹奎作《牛山歌》以美其事,歌载《永新县志》,因自号牛山云。尤属意祠谱,病革,呼子学孔曰:“吾尹氏自天水公而下,枝叶扶疏,几若邓林,然未有牛耳宗盟者。吾尝与建德令某谋之,未逮也,今已矣。尔当毕力以行吾志。”又呼次子学周曰:“尔当开义孰以训子姓,亦吾素志也。”二子奉命唯谨。卒祀郡祠。配孺人萧氏,庐陵萧义庵公之女。义庵公故富,前后资赠无虑数千金。而孺人事牛山公唯谨,公四十无子,力从更置侧室,竟得二子,即学孔、学周也。初,孺人数乳,而数夭于疹。至是,爱二子甚于己所生,每里中儿患疹,即携匿他所,或处穷谷茅簷土室,历寒暑无躁容。所生女二人,遗资亦各千金,二女犹未属厌。牛山公殁,二女厚求分予,曰:“吾父资半出外家。吾,萧氏甥,且嫡也,资当半归我。”时学孔等幼,孺人把家政,令少右己女数千金,可立散。而孺人力持不可,曰:“汝等虽吾产女也,两儿男也,百世宗祧,果寄之谁。”卒不予,二女若婿恚詈母:“咄!老悖不爱己子,而爱非己子。”母若弗闻也者,爱二子如初。二子每语及孺人,辄泫然流涕云。

构:居烟冈。为人敦朴,有先进风,尝游邹东廓先生之门。

素温:居洲陂。豪爽喜施,方建总祠,首捐金百,为各族倡。祠成,仍买田可二百金供祀事。又所居小宗有奉先田,家塾有翼学田,备荒有赈族田,皆割上腴别籍之。晚以无子,瓜分其产予子姓、戚属,厚薄有差,即二氏之宫,亦旁及焉。今里族中食其遗者,盖无不尸祝之云。

恒用:居富田。读书通大旨,里中贫者食之,死者棺之,又尝割田以供祠祀,姓名未尝入讼牒。

素桢:居洲陂。尝捐金建小宗祠。子昂,为人颇如其父,补治所居形胜。及建总祠,皆斥资佐费。弟鼎,亦疏财仗义,有兄风。

延:居池口。早孤,叔抚之,能以勤殖其家,年四十卒,人多悼之。

国贵:居古田。为人任恤,晚析其田之三予诸子,而留其一以赈里族之贫者。不足,则更命诸子以其私益之。而诸子中,世宪、世宠奉命惟谨,岁以为常。

国伟:居古田。为人坦夷,绝城府。建总祠,助金如干两。长子世美,性谨慤,居亲丧如礼,乡族有争者,衷其言以解。凡联乡约,修家谱,建社仓,饬祀事,皆以身为倡,尝为乡饮宾。

曰才:居太湖。善治产资,甲族里居,常欲修家谱,未逮而卒。总祠之役,子流、河助金三百余两,盖承父遗意云。

诞:居逢原。遗腹子,赖母萧氏植之。诞长,亦以孝闻。母卒,朝夕涕泣,坐卧柩侧者三年。

国倚:居古田。为邑诸生试,试辄高等,诚心质行,有太古风。子世浩,性行肖父,邑侯张公罗致宾席,其致书有“人尽如公,俗还邃古”之语,人以为不愧其言云。

仁用:居灌塘。以孝友闻。

选:居池口。早孤,能自树,事孀母尽孝,抚教弟侄皆如其子,舆论多之。

巡:居池口。生于灉江,随父徙楚。饶于财而慷慨,然诺不为纤啬。总祠之役,助金至二百两,从兄弟之无子者,巡皆为置后,其遗产尽以归之。性和厚,虽久与之处者,未尝见其頳颜。以子良任贵,封浙江道御史。

道:居池口。笃伦谊,有识度,前后数弃责释逋。

遵:居池口。早孤,以勤俭殖其家,乡人有事必质焉。

勋:居龙游。邑大夫高其行,延致宾席,予冠带。

参:居灌塘。平易和厚,乡称善人。

国信:居古田。十岁而孤,不坠先业。总祠之建,以百金置祀田。妻刘氏,亦有妇行。己巳岁侵,出粟如干石以赈,有司表其门。

国宾:居古田。辛未、庚寅岁饥,前后赈粟如干石,又尝捐金三百两,建青云楼于邑庠之左。御史陈公劳以羊酒,扁其门曰“尚义”。两预乡饮,人无訾言。总祠既建,以田如干亩供祀,籍于祠。其子世任,以其道远也,又出百金别置郡廓外田以易之。父子世义得并书焉。

命:居诚门。为郡诸生,性简易,遇事开陈可否,听者忘倦。总祠役,命与弟会俱有劳,得书。

采:居新市。文江自罗文恭倡学,士大夫多出其门。而采父太和令求庵先生及妻父茂才赵子良,尤号入室弟子。采既自少渐其教,而天性亦醇笃,规行矩步,望而知其为端人也。求庵先生未五十而卒于官。母刘氏在堂,采事之尽欢。既殁,偕其弟乐,行古丧礼,蔬食戚容,比三年未尝见齿。一时,父友、名缙绅咸敬礼之,以为能世其家云。

朝阳:居东莞。自少笃学,郡邑屡赏识,以数奇竟不偶。晚年犹手一编不置。性慷慨,喜宾客,客至命酒尽欢。尤笃宗谊,宗人自远至者,皆以为东道主。居家严重,好面折人过,族里有不为善者,惟恐其或闻之也。

宽:居龙游。少以贫服贾。既饶于财,然自少至老服食皆俭质,无纷华之好,与人交,没齿无遗言。

宗式:居山田。合州守宗武之从弟也,学问赅博,工诗歌。异时与武倡和,武操笔立就,而式务锻炼精确,邑人士往往传诵其句,喜成就晚出。与之游者多谙声律,通古学云。所著诗文若干卷,藏于家。

思敬:居东莞。身自节束,至赈施贫乏,若延礼宾客,即无所吝。侄瑾早孤,思敬教督之如己出,瑾由此感奋,仕至太仆少卿。

思问:居东莞。贫而好修,早卒。妻黄氏寡居,教其三子,岁致名师,脱簪珥以行束脩,凡师所需,先储以待值,所亡有则乞诸邻。以此,三子俱为诸生,负时名,而瑾仕至太仆少卿,累赠思问如其官,封黄氏恭人。

思孟:居东莞。有孝行。

兴寿:居云盘洲。以入资授太医院判。少时客金陵、湖、湘间,所至必请见其名士,大宗伯洞山公亦折节与之交。总祠既建,以金百三十两助建后寝,又尝欲大治邸舍于会城,以待尹氏之秋试者,未及而卒。

相:居嘉林。贫而力学,旁通声律,屡试高等,早游邹文庄之门,以笃实见称,家居,率其族人,以每月之上旬集祠论学,中旬会文,下旬举约,各置簿以督励之,终其世以为常。

【二十二世】

震:居嵊县。颖异力学,廪于庠,后闻阳明先生论学,有会于心,遂弃而学焉。

良时:居龙游。性诚直,喜读书,至老弗倦,兄贫,给其养终身,抚幼弟如子,遇有纷竞,从容辟解,闻者自释。病革,呼子孙遗以义训,未尝及家事焉。

良信:居龙游。倜傥机敏,论议英发。所居后溪,岁暴涨,溺死者相仍。信纠众创石桥,费数千金。久之桥复坏,即斥资募工再缮之,越五年始成功。视前坚緻,由是行者无虞。里中困重繇,多破家,信力言于官,疲瘵获苏。乡人以此尸祝之。

良统:居龙游。性刚介,嫉恶不阿豪势。是非可否,龂龂争之。至宾朋款对,意蔼如也。弟客蜀丧,其资辍,己资业之,抚弟女如女焉。

渤:居龙游。有志操,年十五服贾,未几,辄致千金,所居水口议置神祠,比成,渤力居多。子思聘,中甲午乡试。

起莘:居富田。自幼颖异,能笺释启蒙诸书,稍长,善诗歌,以家贫躬事樵牧。既慨然谓其兄曰:“大丈夫处世,讵如此而已耳。”遂刻意治经,竟有声诸生中,从游者颇众,屡试不第,士友惜之。

汝铎:居嘉鱼观山。为诸生,以文行称,子孙皆以儒宦自业。

任:居新会。少而勤俭,遂能殖其家业,为里閈高资,前后三遇祲岁,赈施不倦。有司延致乡饮,予冠带,尝置学田如干亩,子孙由是多才,为诸生者,试辄高等。生平所著诗文名《楼山雅集》,藏于家。弟天相,亦工诗,有《莘野集》三卷。

学忠:居牛田。有异质,日记数千言,博通百氏,补博士弟子员,屡试高等。年八十,犹手书不释,性忠慤,没齿无遗言。

学恕:居牛田。为人笃于孝友,从弟学孔游宦十余年,恕为之经纪其家,比学孔归,得无荒径之叹。学孔好青乌家言,每视所居形胜,有须补治处,辄施畚锸,前后工费累千金,独恕常左右之,生平笃信释氏,居家别为一阁,奉观音大士像,朝夕膜拜,称名乡里。一夕,梦一妇人若大士,语之曰:“恕,十日之后,吾将印汝。”至期,治寿藏,镬地获古银圈一枚,重二两强。圈上有镂字曰:善徵。恕素病,自是二十年不复药饵,独启银圈煮水,呷之即瘥。其至心所感如此。好赈人之急,宗人贫者婚嫁丧葬必助焉。里中称善人,至恕指,未尝不亟诎也。

流:居太湖。修干白皙,言论恂恂,父故富,至流资益起,岁入租万石,常取其十之三别贮之,至岁凶减价而粜,以赈贫弱,赖以完活者甚众。初,议建祠,流闻之喜,偕其弟河以三百金来助。于是宗人闻之益劝,遂克举事。河为人亦谨饬,不以富衍义。

起泌:居灌塘。席高资而有义行。先世遗橐百金,尽以予其侄,乡邑多之。置小宗祠,祀田如干亩。治所居形胜,工费亦不下数千金。训其子诸生应中,岁致名师,又遣执贽南皋邹公门讲业。尹氏谱再辑,走币请公文弁其首。

世德:居古田。早通经义,已而弃去,为人淳厚寡言,然于里族是非,侃侃无所假藉。有少剧争,用片言剖决,人皆悦服。

徵吴:居厚林。太守一仁孙,与弟徵楚俱负才名,而皆早世,人有兰摧之叹焉。

璜:居东莞。为邑诸生,父早卒,事母尽欢,虽家贫,处之晏如也。及兄瑾官吏科都给事中,璜出入如其故操,未尝有所请讬。见之者,不知其为给事弟也。

世宗:居古田。为邑诸生,有学行,凡古田子弟之治经者,多出其门。母疾,汤药必亲。岁乙丑,邑有寇警,宗负母窜避。于时,寇已在百步外,宗疲甚不前,母语宗:“汝宜亟去,勿以我故,骈死贼手,斩先祀。”宗泣曰:“死则死尔,安忍弃母为也。”先是,邑中饥,有乡人以籴至宗家,宗母怜而饭之。至是,偶遇其人,问知其为母也,代宗负而走,遂得脱。宗与兄分产,排腴居瘠,人多其义。族有大举,慨然首事,劳身府怨,所弗暇恤。居常,引古谊勖族子姓。族子姓亦群然,蓍蔡之事必资焉。前后建总祠,修通谱,宗皆有劳绩,得书。

嘉贯:居山田。有至性,嫡母曾病亟时,贯尚幼稚,涕泣刲股为羹以进,持香祝天,愿以身代。时已属纩息几绝,见者谓:“童子徒自苦无补。”顷之,目微开视,更以汤进,遂能言。久之竟瘥。宗人异之,呼为孝童。有司廉得其状,制扁旌门。

【二十三世】

习尧:居藻溪。所居当闽广孔道,宦游商贾,过者不绝。而尧天性好客,客至适馆授餐,去则致赆,有所乏绝,必资给焉。自少至老,终无倦怠。尧以此颇得四方之誉。初,尧取妇庙,见炉烟浓碧渐凝结,可把握如珊瑚枝,尧以为祥,珍藏之,自是尧资日起,畜牧肥硕不瘯蠡,蹏躈累千,而子孙亦繁盛。夫妇俱寿考云。尧长子韶美,为诸生,工文词,通二氏书,好檀施,所居乡,竟二十里无中资,歉岁,赖以全活者甚众。年五十卒,乡人语及之,或㳅涕焉。

相汤:先世诚门人,徙庐陵长塘王家坊。年四岁而孤,备尝荼蓼,然能自力于学,治经之余,旁综百氏,为邑弟子员,试辄高等。为人质木,遇人无亲疏,咸以善开诱之。尝捐地以葬里族之贫者。所居去郡城半亭许,方建祠、辑谱,朝夕来,相事勤劳,视远宗有加焉。岁癸巳,学孔受郡侯汪公聘,建白鹭书院。于时,汤代董匠事,阅数年功成,邑侯制扁贻之,奖励特至云。

嘉孟:居牛田。早孤,兄弟五人皆贫不能娶,于是孟力田节啬,以所余次第婚四弟,最后,孟始受室。平生未尝问学,从先生、长者游。而其为人如此,古之所谓“孝弟力田” 者,其近是欤。故特著之,使亦有闻焉。

附道释二人。

必昌:居诚门。尝游蜀青城山,见二老对弈,因令传书仁静天师,天师启缄,则其祖道陵手迹也。于是天师授以秘术,号“五清真人”。

善新:居古田。年二十业有子矣。大父世简以事督之过苦,一夕逸去,至粤之南华寺落发为僧,垂十年。万历庚子至泰和,闻父病,亟归省视。至,则父痿在床,已半年矣。善新即断指一节咒之,杂红枣中羹以进,父不知其指羹也。啜之良宜,明日即翔健能行,久之益愈。顾谓善新曰:“汝于吾孝矣,然夫妇之伦不可缺也。”善新唯唯,是夕入妇室,禅坐不解带,持佛号终夕。自是虽强之家居,然守毗尼如故。世之诋佛氏者,辄谓:“其无亲如善新者,又何哉?”谱例凡去为二氏不书,必昌,善新事异,故特书之。

——以上为1600年《六修通谱·隐逸志》,参考文献如下:

1564年《五修通谱》

1600年《六修通谱》

1610年江西《安福诚门尹氏族谱》

1749年《七修通谱》

1826年江西《泰和灌塘尹氏族谱》

1840年江西《永新牛田尹氏族谱》

1851年《八修通谱》

1864年湖北《嘉鱼观山尹氏族谱》

1875年江西《永新南株尹氏族谱》

1886年湖北《汉川池口尹氏宗谱》

1888年江西《尹氏绛公宗谱》

1924年浙江《嵊县古剡尹氏族谱》

1944年江西《宁冈尹氏大林公族谱》

【附录】查1564年《五修通谱》之《泰和冻溪世系》,本支祻公列入《隐逸志》,而在1749年《七修通谱·隐逸志》与1886年湖北《汉川池口尹氏宗谱·隐逸志》中却均未见记载,疑是在1600年《六修通谱》之际删去。今依据1826年江西《泰和灌塘尹氏族谱·隐逸志》附录于此:

【二十世】

祻:居冻溪。明达宏博,陶然而绝无外慕,承先贻后,为一时表表者。

尹氏《六修通谱》之《隐逸志》族史文献由尹文军-鄂仙桃提供;【特别声明:家族传承资料,严禁窃作商业用途】

总编辑:尹崇於-川德阳

全国”尹氏宗祠”壬寅版

百家微电影⊙尹城影院

四川篇尹氏文军普查走访专辑重庆篇⊙尹氏文军普查走访专辑贵州篇⊙尹氏文军普查走访专辑族研社–成都尹氏大强族研专辑族研社–永州尹氏宝芝族研专辑四川省德阳尹氏  普查走访汇编湖广 尹公应宗后寻根之旅 专辑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