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投资家,作者 | 赵思蕊
华为前员工创业阵营中又跑出一个IPO。
投资家网获悉,深圳市睿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睿联技术”)对外披露了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中信建投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睿联技术由华为两员工离职创办,主打家用摄像头产品,通过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海外,由10万本金一路做到年营收超13亿。
倘若睿联技术本次顺利上市,两位创始人将在创业13年后收获一个IPO,而在华为前员工创业阵营中又添了一个重磅项目。
01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和消费升级潮流驱动下,智能家居行业成为惹人注目的新兴产业,消费者对家庭场景下各种智能设备的需求呈现爆发趋势。
近年来,各种智能家居产品屡见不鲜,逐渐渗透绝大多数的家庭应用场景,例如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照明、扫地机器人等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
如今,很多人已经习惯通过智能摄像头来看守庭院、看护幼童、守护老人、照看宠物等。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智能摄像头大有成为智能家居赛道下一个爆款的潜质。
据智家网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之后,以摄像头为代表的智能视觉产品就取代智能音箱为核心的智能影音产品,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增长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智能家居产品在海外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智能家居产品在海外市场崛起,早有一批先行者布局该赛道,睿联技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睿联科技成立于2009年,目前主要从事自主品牌Reolink的家用视频监控产品软硬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线上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重点面向海外消费市场。
由于欧美地区地广人稀,居住环境多以独门独栋为主,不少房屋拥有前庭、后院、车库等公开区域,外来人员能够随意走动,危险系数较高,故而需要在庭院不同位置安装摄像头,用来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据Google trends的关键词搜索热度统计,2019年至2021年期间,Reolink的相对搜索热度增长约3-4倍,品牌影响力实现快速提升。
睿联技术的主打产品包括摄像头单机和摄像头套装,其中摄像头单机产品销售收入占比60%。2019年至2021年,公司摄像头销量分别为63.96万件、112.3万件、169.45万件。
伴随销量长虹,睿联技术迎来业绩爆发。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25亿元、9.60亿元、13.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1.44%;净利润分别为4072.92万元、1.86亿元、2.49亿元,2021年净利润相比2019年增长超过5倍;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766.33万元、1.95亿元、2.42亿元。
报告期内,睿联技术重点面向海外消费市场,境外销售产品收入占当年合计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3%、99.99%、99.87%,主要销售区域包括美国、欧洲等。
2021年,睿联在亚马逊、独立站、eBay和速卖通上的营收,占到总营收的90%。其中,亚马逊占了最大头,为公司创收8.7亿元。而来自国内的营收只有177万元,占比仅为0.13%。
可以说,靠卖摄像头给老外,睿联技术3年进账28.52亿元。而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至2025年,家用摄像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从373亿增长至721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4%。这就意味着,家用摄像头市场未来仍具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02追溯睿联技术的发展史,是华为前员工一起创业的故事。
时针回拨至2009年,刘小宇、王爱军、刘星共同创办了睿联技术,当时三人能凑出的创业资金只有10万元,其中刘小宇、王爱军分别出资3.5万元,刘星出资3万元,三人持股比例分别为35%、35%、30%,
三个月后,刘星基于个人事业规划考虑,决定退出创业,将其股权转让给刘小宇和王爱军。自此,刘小宇和王爱军开启了共同创业之旅。有意思的是,刘小宇和王爱军都曾在华为海思半导体任职,是实打实的理工男。
具体来看,刘小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诺基亚担任软件工程师,随后供职UT斯达康、德州半导体,2006年入职华为海思半导体担任产品经理。彼时,王爱军是华为海思半导体的开发部经理,此前他曾供职TCL通信、中兴通讯、安信阳光。
在华为,刘小宇和王爱军惺惺相惜,两人决定联手干一番事业,睿联技术就此诞生,成为两人将创业梦想照入现实生活的主阵地。
当时,家用摄像头在国内不温不火,但在欧美地区却逐渐成为消费主流,刘小宇和王爱军充分考虑了创业初期的市场现状,决定利用中国的制造优势切入家用摄像头赛道。
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成为睿联技术迅速站稳脚跟的基石。初创的6年间,睿联技术以家用摄像头代工厂的身份存在,服务客户包括日本有利电子及澳大利亚消费电子品牌SWANN等。
时间来到2015年,伴随跨境电商等线上渠道的发展,社交网络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方式,打造自有品牌的门槛逐步降低。
基于对家用视频监控市场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刘小宇和王爱军毅然决定改变现有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自有家庭安防视频监控类技术品牌Reolink。
当时,海外市场的知名家用摄像头品牌并不少,如ring、blink、nest、ARLO等,这些品牌背后大多站着亚马逊、谷歌、netgear等实力派科技巨头,但Reolink品牌依然在海外市场撕开一道口子,成长为中国品牌出海阵营当中的一员猛将。
值得一提的是,睿联技术的转型期恰逢家庭安防消费领域的红利期。根据调查显示,在美英德法国家,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拥有家用摄像机,这其中又有60%的家庭拥有不止一台。
睿联技术抓住市场发展机遇,采取线上销售为主、线下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主要通过亚马逊、eBay、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将公司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市场。
在亚马逊之外,睿联技术也在拓展其他线上渠道。报告期内,睿联技术通过官网实现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5.22%、15.05%、20.02%,目前已成为公司产品的第二大销售渠道。
创立至今,睿联技术已经走过13个年头,在刘小宇和王爱军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从海外巨头的代工厂一步步成长为拥有自主品牌的家用摄像头生产商。
截至IPO前夕,刘小宇、王爱军分别持有睿联技术27.12%的股权,合计持股54.24%,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倘若睿联技术本次顺利上市,刘小宇和王爱军将在创业13年后共同收获一个IPO,而在华为前员工的创业阵营中又添了一个重磅项目。
03随着睿联技术IPO进程持续推进,一些问题引发外界关注。
从运营模式和财务数据来看,睿联技术是以轻资产模式运营的。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总额分别只有2.38亿元、4.60亿元、5.73亿元。
招股书显示,睿联技术在生产制造端主要以外协加工为主,其裸机加工、PCBA加工、电池PACK加工、成品包装等环节,均以外协方式完成。
这进一步导致睿联技术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报告期内,睿联技术研发费用分别为4076.64万元、3245.12万元、4728.3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77%、3.38%、3.46%。
不同于研发费用,睿联技术的销售费用呈逐年递增趋势,在营业成本中占据首位。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53亿元、1.67亿元和2.4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13%、17.40%、17.95%。
睿联技术所处的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公司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以巩固其市场竞争优势。然而,睿联技术却反其道而行之,“重营销、轻研发”或将影响公司长远发展。
或许意识到了这一点,睿联技术开始加码研发,结果引发外界质疑。本次IPO,睿联技术计划募资11.23亿元,其中,5.39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项目、3.83亿元用于总部运营中心与信息化升级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在研发中心升级项目中,睿联技术计划将近3成的资金用于场地购置及装修,同时总部运营中心及信息化升级项目中,公司也预计将投入1.28亿元资金用于场地购置,占比达到33.42%。
而在IPO前夕,睿联技术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进行现金分红约为1.06亿元和1.17亿元,合计分红金额达到2.23亿元,按持股比例计算,刘小宇和王爱军合计套现1.21亿元。
前脚现金分红,后脚募资买地盖楼,睿联技术的谜之操作,引发外界质疑,也成为监管问询重点,深交所要求其说明实施的必要性、合理性,是否存在变相用于房地产开发等情形。
在内部问题悬而未决的同时,睿联技术所面临的外部竞争愈演愈烈。目前,在A股市场上已有海康威视、安克创新、华宝新能等多个家用摄像头生产厂商。
在抢滩IPO的跑道上,竞争者也不在少数。例如,海康威视旗下的萤石网络和隶属于小米系的创米数联,均计划登陆A股市场。
其中,萤石网络背靠海康威视,近年来业绩增长迅猛。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3.64亿元、30.78亿元、42.3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1亿元、3.26亿元和4.51亿元,比睿联技术更为强劲。
这些背靠巨头的家用摄像头品牌,技术迭代更为迅速,也更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并且,这些行业领先品牌已不再单纯依赖产品本身赚钱,而是通过后续的增值服务来赚钱。
对比之下,仍然高度依赖摄像头单机产品创造营收的睿联技术逊色不少。面向未来,IPO上市或许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如何实现硬件制造与软件开发协同发展,才是睿联技术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