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商的成败可能取决于流量,而社交电商的成败关键就在于用户的口碑。与传统电商相比,社交电商拥有体验式购买、用户主动分享、销售场景丰富等独特优势,用户既是购买者,也是推荐者。社交电商实现了对传统电商模式的迭代,未来也将成为跨境电商平台创新的主力军。
流量困局下,传统电商与社交电商有何差异?
做社交电商是不是应该先向淘宝、天猫等传统电商渠道取经?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传统电商和社交电商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比如从流量及用户两个层面来看就大相径庭。
其一,流量方面。传统电商是属于中心化模式,其拥有一个聚合型的流量中心,平台上的卖家比拼的是获得站内流量的分配、转化;而社交电商是去中心化的模式,其核心就在于将自身的能力不断的向外传播,不以流量为目的,从而帮助卖家做得更好,除却流量所带来的的困恼。
其二,用户方面。传统电商的用户在完成订单成交后最终仍归于大平台,且随时会选择其他电商平台,用户忠诚度及沉淀能力较弱,这也是近几年来卖家之所以投入大量引流成本,利润却越来越微薄的根本原因所在。
社交电商则是依托于内容体验和分享信用为背书,不仅仅是做一个用户的生意,更多的是通过社交电商运营模式做一群人的生意,建立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结。该模式下的用户本身就可以自行循环,整合成数据闭环,从而让用户沉淀,裂变出新的流量。
除此之外,社交电商与传统电商运营逻辑也大有不同。传统电商是以“货”为中心,是先有人买了货之后才知道用户是谁。社交电商与之相反,是建立在人与人的联系上,而后达成信任,最终才卖货的逻辑。
跨境社交电商大潮下,这四类产品更容易引爆传播
社交电商火爆外衣下,包括跨境电商平台、卖家等都纷纷拿出杀手锏抢占高地。比如速卖通联手俄罗斯社交APP VKontakte深耕社交电商,Joom也开始通过网红种草等形式吸引粉丝,发力社交电商。
除此之外,美国本土电商平台Passfeed以社交为触点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做了巧妙的融合,该平台不仅拥有来自中国卖家及美国本土商家的商品,而且还有电子钱包等业务形成个人消费金融的生态链。
而在跨境社交电商的大潮之下,究竟什么样的产品、哪类卖家更适合于社交电商渠道?
1、购物体验好的产品。比如品质好,发货时效快的产品等,其能够通过更好的购物体验从而促使用户分享;
2、高频率购买的生活用品。尤其是在产品外观、性能方面具有优势的家居用品、厨卫用品、装饰品等,此类产品更有利于成功转化;
3、新奇特的产品。该产品能够成功引起用户分享的兴趣,博得用户眼球。比如在每年万圣节、圣诞节期间,部分别具一格的头套类、服饰类、玩具类产品备受关注。
4、毛利空间更大的产品。之所以毛利空间更大的产品更适合于社交电商,是因为它能将其中的毛利结构分配给KOL,调动KOL的积极性,从而更愿意去分享和传播具有一定毛利空间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