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是杂谈性质,会聊多个话题,包括日元贬值和人民币汇率。
(1)日元贬值
首先聊聊最近日元再次大幅贬值的事情。

我在3月30日也分析过日元为何大幅贬值,当时1美元还可以兑换122日元。
但今天最多的时候是1美元可以兑换129日元,后面小幅回落到128。
关于日元贬值这件事情,我之前文章已经分析得挺全面了,这里没有太多需要补充。
我主要针对近期一种很奇怪的论调,就是说日本央行希望看到贬值,甚至说日本是有意贬值,包括有人说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
这个怎么说呢,一直以来,总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不管日本还是美国,他们做了什么事情,总有一些人会把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去解读。
比如说,石油跌了,就说是华尔街资本收割世界,石油涨了,就说美国是产油大国也对美国有利。
不过实际上,石油涨了对美国有没有利,这个可以去看看拜登今年对高油价有多头疼。
石油涨了顶多只是对美国本土石油资本有利,但整个美国肯定是不利的。
而且美国石油资本经历过2020年的破产潮,再加上新能源趋势,让当前美国石油资本面对高油价,其实也不敢扩产。
生怕扩产了,后面俄罗斯和沙特又唱双簧搞石油价格战,又被搞出破产潮。
美国页岩油最大的问题还是成本太高,跟俄罗斯和沙特打石油价格战时太过于被动。
另外,像这次日元贬值。
之前日元升值,很多人就说这是日元资产在全球吃香的证明,也说明日元是最好的避险货币。
现在日元贬值,很多人又解读成,是日本央行故意让日元贬值,对日本出口有利,甚至说这是日本在对其他国家收割……
这种角度解读,就有点离谱了。
关于日元贬值有利于出口这件事情,属于典型的孤立看问题。
日本是资源进口大国,日本制造业所生产的大部分商品,其最源头的原材料大都是需要进口的。
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假,但同时货币贬值是不利于进口,会导致进口成本上升。
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再加上日元如此大幅度贬值,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不难知道,日本制造业会因此提升多少生产成本。
日本进口价格指数,过去这一年是处于一路飞涨的态势。

这也导致出口价格指数,也是一路飞涨。

过去这一年,日本出口价格指数是上涨了20%左右。
而日元汇率累计贬值了21%。
换句话说,日元贬值带来的出口优势,早就被日本出口价格的上涨给抵消了。
所以,日元贬值对当前日本出口影响并不大。
而且,日本2021财年出现418亿美元巨额贸易逆差,这种情况下,日元贬值是弊大于利。
过去这一年,日元累计贬值了21%,这可是一国货币。
任何情况下,一个国家货币短时间出现这么大贬值幅度,再怎么样也很难说是日本“有意”让货币贬值。
关于日元为何会出现这样大幅度贬值,可以去看我4月1日做的这个视频。
昨天我做的这个视频还上微博热搜了。

原因是有一个大V转发了我4月1日做的这个视频,然后就火了,上了热搜。
这也是因为刚好昨天日元一口气贬值到129,创下最近20年来新低,才能刚好上了热搜。
也是挺不容易的,难得蹭个热搜。
(2)人民币汇率
再来说说人民币汇率。
最近人民币汇率也出现比较异常的波动,连着两天出现贬值走势。

人民币从2月的6.31低点,到现在6.44,其实贬值幅度也不算大,只有2%,不过这个态势还是要重视的。
人民币这波小幅贬值的过程,主要是两个因素。
一个是疫情,人民币是3月11日开始贬值走势,这个也是上海疫情开始加速爆发的时间点。
这波疫情对我们经济伤害还是比较大的,特别疫情是在我们经济大动脉扩散出去,直接给全国造成比较大的外溢压力,影响面比较广。
过去两年我们人民币整体坚挺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我们通过动态清零控制住了疫情,制造业全力开动。
所以,当我们疫情出现这种严重态势,也会反映在汇率走势上。
除此之外,近期人民币走势,还面临美联储不断提高加息预期的压力。
美联储决策者里最鹰的布拉德,在4月18日还跑出来恐吓市场说,“美国目前的通胀率“实在太高”,适度加息已不足以抑制,美联储需要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多次50个基点的加息,让利率在今年年底之前达到3.5%左右。”
假如美国真加息到3.5%,其实不单单是我们,对全世界各国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我在元旦的时候就跟大家分析过,美联储加息虽然是迫于通胀压力,但正常来说,美联储也没有必要这样如此激进的加息。
也就是说,假如美联储出现如此激进的加息,那么就并不单单只是因为通胀压力,而是有一些经济层面之外的因素,影响美联储的决策。
美联储的加息幅度越大,就越说明美联储是抱有收割其他国家的想法来进行这样大力度加息。
美联储从去年8月份开始大幅度转鹰后,我就分析过很多次,认为美国要开始举起收割镰刀。
当时我在不停分析美联储大幅度转鹰的时候,大家就应该充分注意美国这种恶意收割的风险。
创业板从去年12月份开始,已经出现极端的连续下跌5个多月,一口气跌了32%,这已经是出现实质性的股灾。

而这跟美联储的大幅度货币转向,是有一些内在关联。
创业板实际上在去年11月的时候,还差点创出新高,12月份才开始这样极端下跌。
而美联储是11月开始缩减购债。
并且在11月30日,鲍威尔在连任后,就像是变了个人,在听证会上,大幅度转鹰,开始鼓吹加息。

当时我在12月1日的文章,也专门做了分析,并且跟大家提示风险。

鲍威尔是在11月30日的听证会大幅度转鹰。
而创业板的最近一个高点,是在11月29日创下的,这只是巧合吗?

我过去两年跟大家分析过很多关于美国可能对我们发动金融战的可能性。
有些人就总觉得我是在阴谋论。
我是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不相信美国会进行这种金融收割。
虽然我一直看衰美国,但客观来说,美元霸权当然虽然遭受很大冲击,但毕竟美元霸权还在,还没彻底垮掉。
美国仍然是世界上金融实力最强的国家。
在当前核大国不能轻易开启热战的情况下,美国采取超限战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超限战里,美国最擅长的就是金融战,美国不可能放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不做。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动不动就把一些超出我们认知,暂时无法理解的事物,就不假思索的打入阴谋论范畴。
这只会对我们自己成长不利,很容易固步自封。
另外,最近股市一直比较萎靡,也有人问我能不能抄底。
我还是上个月的看法,至少我自己会选择在美联储首次加息后,至少过半年才会开始考虑抄底,现在还不着急。
当然这不代表股市短线不会反弹,只是我认为现阶段还没有到历史大底的阶段,我们和美国的金融博弈,也还没有到最白热化的阶段。
年底可能会有机会,现在还不太好说,多观察观察吧。
现阶段我是不建议别人割肉,也不建议别人抄底,还是多看少动为宜,控制好仓位就行。
现在跟2020年3月不一样,当时美联储无限印钞大放水,所以暴跌之后一下子反弹上去,没给人们多少抄底的时间。
但当前是美联储开始要激进的加息缩表,现在有点类似于2018年那样,真正的历史大底,会有很长的磨底过程,机会多得是,不需要着急。
这个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只有耐心。
不管做什么投资,人性都是最大的考验,如何克服贪婪与恐惧这样的人性弱点,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我们有时候可以把股市当做克服人性弱点的修炼场,不要把利益得失看得那么重,才能控制好心态,进而控制好仓位,不容易患得患失。
那么可能我们反而更容易“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