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YouTube和它的竞争者们
“
斥巨资与Netflix争夺购买优质内容,和Facebook比拼用户黏度和视频浏览量,还面临着正兴起的Amazon视频的威胁。YouTube身居视频界高位,却一日不能心安。
2015 年《卫报》发表了一篇名为《YouTube十周年了,2025年又会是什么样?》的报道,文中提到了在2015年Facebook正成为YouTube在 线视频统治地位的最大威胁。Facebook视频每日拥有30亿浏览量,在挖掘专业内容的同时,也不断向YouTube网红招兵买马,期望能在 Facebook上上传他们的作品。
一直以来,YouTube都是与Facebook、Netflix、HBO甚至Snapchat作比较。直到今年5月,Amazon推出Amazon Video Direct,这个潜在的威胁终于露出了它的面目。
盯着YouTube的Amazon Video Direct?
亚 马逊公司一直在视频领域谋求发展,终于在今年5月推出了一项为专业视频制作者定制的服务Amazon Video Direct。在Business Insider看来,这一步是直接针对YouTube(a direct move against YouTube)。
在这一服务中,用户上传视频并通过版税和来获取收入。Amazon称这一平台是为“专业的”用户准备的,而“专业的”用户的条件仅有——视频以高清形式上传并配有隐藏式字幕。
在这些服务推出后,Business Insider发布了一篇报道,用一张来自Statista(在线统计门户网站)的数据图来解释亚马逊为何如此迅速地赶超YouTube。
这 张表格统计了自2013年起,美国成年人每月观看在线视频的类型,反映了美国对于在线视频的消费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在线电视在前几年较大幅度增长后于 2016年有明显下滑趋势;业余在线视频似乎在2013年和2014年就已经饱和,近两年也略微下降。相反,原创在线视频从2013年至今以良好的势头不 断上升,虽然现在还处于劣势,但其前景可想而知。Business Insider认为,唯一增长的原创在线视频正是Amazon Video Direct决意搜集的。也难怪Amazon总是要强调“专业的”这回事。
其实亚马逊这种视频服务方式有些类似于前几年Kindle Direct Publishing服务,即用户可以在Amazon平台自己出版电子书,并获得销售额分成。Amazon Video Direct看似只是把文字的形式换做了视频,但实际并非如此简单。
Amazon Video Direct服务中,视频制作者可以根据偏好,选择他们上传的视频在服务平台上是否可见,并决定其他用户是否拥有观看、下载、租借、购买的权利。如果他们 愿意,既可以将多样化的视频捆绑呈现,也可以像按季播出的电视剧以订阅方式披露——亚马逊似乎也把这当作一个卖点。亚马逊视频副总裁Jim Freeman称,“有史以来第一次,视频生产者拥有一项自主选择,使他们的内容以连续播送订阅服务形式呈现。”
似乎看中了网红的前景,亚马逊公司也推出了“AVD Stars”计划。每月拨款 100 万美元,奖励给前 100 名最热视频的制作者。
亚 马逊还和出版商和新闻机构合作,希望将其内容搬至亚马逊视频。这些合作者包括康泰纳仕娱乐(Conde Nast Entertainment)、《卫报》(The Guardian)、互联网新闻博客Mashable、视频制作服务平台Machinima(也是YouTube网站的早期合作伙伴)以及亚马逊CEO杰 夫•贝索斯(Jeff Bezos)个人投资的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
以 亚马逊公司作为后盾和成熟的运行模式来看,Amazon Video Direct不可小觑。但就用户基数和发展历史而言,Amazon Video Direct远远比不过YouTube,而如若真成为YouTube的复制品也并非什么高明之举。更何况,半路冲进来Amazon Video Direct也面临着与Netflix的“厮杀”。
Facebook——命运中的宿敌?
前 段时间,Candace Payne戴上《星球大战》中的巴楚乔面具狂笑的视频在Facebook上疯传,一个星期后已有近1.5亿的浏览量。细想来,似乎如果有一段视频在网上点 击过亿或被疯传,所指的几乎毫无例外是“YouTube”平台。但现在,病毒式视频传播再也不是YouTube的专属了——Facebook正挑战着 YouTube的权威。
Facebook和YouTube的视频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的竞争更多是基于原创视频的吸引力度和用户黏性。
Hank Green,一个在YouTube上拥有2600万订阅用户的网红,发表了名为《偷窃,谎言和Facebook视频》的博客文章。Green承认Facebook对于在线视频制作者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新兴的”平台,但文章内容却是对其的批判。
题 目中的“偷窃”是指Facebook的“强盗行为”(freebooting)。一些用户或者媒体会在未经YouTube上传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发布 在YouTube上的视频上传在Facebook上,并获得较高的浏览量。他引用研究数据,称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Facebook上最受欢迎的 1000部视频中725部都是由“海盗行为”而得。
所 谓“谎言”则是针对Facebook的视频浏览量的数据统计。在Green看来,将视频播放超过三秒的情况列入统计数据,其实也包含了自动播放视频而尚未 来得及关闭的情况。商和品牌对于统计数据已经足够困惑了,可Facebook偏偏还蹚浑水,将无法估量的观看率称作“浏览”。
以上两个问题在2015年达到敏感期。2015年,Facebook计划针对上传视频销售,并与上传者分成。一方面,一些视频并非是Facebook上传者原创,但他却可获得收入;另一方面浏览量的统计的不科学性,使得基于浏览量分成的依据缺乏正当性。
从转运视频和被诟病的浏览量统计,或许可以侧面反映出YouTube平台的权威和基于浏览时间作为统计方式的科学性。但未能保护本平台的原创视频,YouTube也存在过则。
逐渐交织的Netflix?
Netflix和YouTube其实是针对不同的服务。前者以影片租赁起家,更多的是购买或制作影视作品来吸引受众;YouTube是依靠庞大的用户群制作内容,是一种自媒体的形式。
但问题在于,YouTube于去年推出YouTube Red会员制度,因而需要大量优质内容来吸引用户;另一方面,Netflix也在加大对原创内容的扶持。两者的领域相互交融,使得白热化的竞争更为激烈。
每 年诸如Netflix、Amazon、Hulu等流媒体网站都会花费上十亿美元来获得电影或电视的内容许可。在2015年底,Netflix决定在 2016年斥资50亿美元用来国内本土和海外扩张,这一数额比前一年增长50%。《华尔街日报》指出,YouTube明显也对新电影和电视的独家播放权兴 味盎然,这会给Netflix等公司带来威胁,使得不能用称心如意的价钱获取播放权。
YouTube在这一市场的加入有助于弥补收入的裂缝,但是如若要在收益的道路上畅通前行却是失败的。诚然,想让YouTube包揽Netflix和Amazon,使用户对YouTube所呈现的一切都感兴趣,是一项长期的赌注。
作者:谭艳
参考资料
[1]YouTube needs to disrupt Netflix before Facebook and Amazon move in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youtube-needs-to-disrupt-netflix-before-facebook-and-amazon-move-in-2016-5
[2]YouTube could push Netflix and Amazon to spend a lot more money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youtube-could-push-netflix-and-amazon-to-spend-more-money-2015-12
[3]Amazon is launching a YouTube competitor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amazon-launching-youtube-competitor-amazon-video-direct-2016-5
[4]Heres why Amazon is suddenly taking on YouTube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why-amazon-is-launching-video-direct-2016-5
[5]YouTube star attacks ‘theft, lies and Facebook video’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5/aug/04/youtube-facebook-video-vlogbrothers-hank-green
[6]YouTube is 10 years old, but what will it look like in 2025?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5/feb/16/youtube-in-2025-future-predictions
[7]视频大战开打:亚马逊瞄准YouTube FB则与天下为敌
http://tech.qq.com/a/20160511/048728.htm?hmsr=toutiao.io&utm_medium=toutiao.io&utm_source=toutiao.io
(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关键字可阅读对应内容哟~
| | | | || | | | | | | | |||| ||| | | || || |
人赞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