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瞻分析】2023-2028年全球及中国征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商安信(832754);微众信科(A20192);安硕信息(300380)等
全球征信行业分析
1、征信行业立法模式
各国征信立法都是基于本国征信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同时受本国法律传统影响。由于各国征信市场发展历史、发展模式和法律传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在征信立法模式上的选择有所不同。概括地说,征信立法模式主要分为专门立法和分散立法两种。
2、日本企业征信行业市场规模
日本企业征信行业主要参与者为日本帝国数据库(TDB)和东京商工两家,两家征信机构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0%。日本帝国数据2020财年(2019.10-2020.9)营业收入51387百万日元,2021财年(2020.10-2021.9)营业收入54391百万日元,东京商工所2021财年(2020.4-2021.3)营业收入21420百万日元。经测算, 2021年,日本企业征信市场规模约为856亿日元。
3、美国征信体系产业链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形成产品和产品应用四个环节。如下图所示,产业链中第一环节是数据收集,其来源比较广泛,有利于机构更加全面的掌握个人的信用状况。然后是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第二环节中,Metro1及Metro2是美国信用局协会制定的用于个人征信业务的统一标准数据报告格式和标准数据采集格式。这种标准的诞生是征信行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第三环节是在数据处理基础上,建立评分模型,形成信用评分产品、信用调查报告等产品,最后是将数据应用于各种场景中,比如个人租房,办理贷款业务等等。目前,美国无论是个人征信还是企业征信,都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仅负责监管,形成了高度市场化,极具活力的征信体系。
4、欧洲征信行业市场规模
欧洲征信市场主要企业有德国厦华(SCHUFA)、意大利科孚以及大型跨国公司,德国厦华SCHUFA以个人信用征信为主,该公司占个人信用市场的九成以上,这是一家德国全民信用数据存储与公示的民间机构。2020年,德国厦华营业收入约2亿欧元,则德国市场规模约2.22亿欧元;意大利科孚(CRIF)是欧洲重要的征信机构,2020年营业收入为5.6亿欧元;2021年营业收入为6.08亿欧元。据IBISWorld调研数据,2020年,英国征信和评级结构市场规模约为26亿欧元,2021年约为27亿欧元。
初步统计,2021年欧洲征信市场规模超过46亿美元,受汇率换算影响,2021年欧洲征信市场规模虽有增加,但仍与上年持平。
中国征信行业分析
1、征信产业链全景梳理
征信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数据生产者、中游的征信机构及下游的征信信息的使用者,其中中游的征信机构运行模式主要有采集数据、加工数据、数据分析及销售产品。上游数据生产者往往也是下游征信信息使用者,但下游征信信息使用者涵盖更广
2、用户规模:覆盖范围逐年扩大
截至2022年8月末,中国征信行业收录11.5亿自然人信息,9874.6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信息,行业用户规模逐年壮大。截至2022年底,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收录11.6亿自然人、收录1亿户企业和其他机构信息。
3、征信机构规模:数量较少
自2016年后,中国征信行业企业征信机构数量维持在130家左右,整体数量较少,此外,企业量级较小。截至2022年8月末,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136家。而我国个人征信机构目前只有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两家获得牌照,钱塘征信正在申请我国第三张个人征信经营牌照。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征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