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一堆赛道老玩家终于学会了流量新玩法。开始投入大预算与新消费品牌,展开“流量争夺战”。原本依靠“直播电商+社交媒体”,完成线上渠道弯道超车的新锐们,就不得不与大品牌们展开正面对垒。在今年双11前夕,李佳琦在《所有女生的offer 2》上,就对合作的品牌强调,今年是品牌的大洗牌之年。
“我们不是‘不买’,而是在思考,什么才是我们希望过的生活。” 小组组长“碎碎铁”一番话道出了当下国内消费者,在经历了消费主义大潮席卷后,正在越来越理解“消费”的真谛——更好地交换。
用李佳琦的话来说,“以前的粉丝是感性的,现在的粉丝是理性的。” 逐本创始人刘倩菲就在接受媒体时也提到,当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冲动购买减少。
如果说成者科技扫描仪的成功是新技术驱动,那么其新近推出的“会议星”,就是利用新技术,从疫情催生下的远程会议这个新场景切入了。
这正是由于我们身处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柠檬市场”,所看到的劣币逐良币的负面效应。“我们的生活细节塑造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电商只是根据社会消费习惯,应用数字化的一种交易方式。”极缤CEO易青对感叹道。
不过随着中国消费阶段的爬升,理性消费主义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消费者正变得“精明”。虎嗅曾推文《双十一逐渐被Z世代拿捏了》,感叹Z世代成长在电商时代,不仅货比三家,还是深度成分党,极为“睿智狡猾”。
必须做到“品”、“效”协同
“现在大家熟悉的三顿半,是精品咖啡的代表品牌,但很少人提起,三顿半早期是做手工饮食。尽管很多糕点都做得很精美,但就是一直做不起来。直到推出了大满贯咖啡套装,一套解决了大家便捷喝到好咖啡的痛点,才把复购做起来。”
多管齐下实现破圈
要想对海外市场发起“新品攻势”,让更多优质的中国新品和品牌破圈,在各位实战派看来,今后就要多管齐下。
连续几年占据亚马逊扫描仪类目第一的成者科技,其实从一开始就搭建了全球线下代理商体系。珠海零距(Livall)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副总裁吴涛也表示,国外市场很细分,3C产品布局海外一定要进行线下布局。
同时,即便是目前只有能力布局跨境电商的企业,也要打通亚马逊站内和站外流量,打破过去的割裂状态。赛文思目前就在和客户配合探索新的“爆款公式”,每当新品上线,用红人背书和创造内容,用社交媒体投放拉新和测试,用谷歌来承接搜索,再将流量导向亚马逊或者独立站进行变现。
林鹏翔也介绍,今年以来,亚马逊也加大了对品牌的扶持力度,从“重产品轻店铺”变为“重产品、重品牌、重品牌旗舰店”。现在只要企业进行了品牌注册和备案,就可以开通旗舰店。相比过去,亚马逊今年为旗舰店运营配套了很多手段,也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将站外流量引流到旗舰店,鼓励品牌企业和供应链资源优势的卖家入场。
除了亚马逊,成者科技还介绍了推新的一大秘诀,那就是通过在新品众筹过程中进行整合营销,通过不同销售段的阶梯定价,对应的流量和转化情况,来测试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带,再来制定最终定价。“欧美市场是可以卖出溢价的市场。”
“现在进场的卖家意识还不到,通过推新来带动品牌这种打法,估计要等下一步头部企业大规模入场。” 林鹏翔说道。
也就是叶健平所说的,这些品牌还是用追逐“效”的思路,来往前冲。当然,这些品牌不是没想过去沉淀私域流量,只是他们构建私域的方式更多是“利诱”。
“一进群,就先送入会礼包,这就去掉了大概20%的利润了,为了运营私域,往往还要加大人力投入,人力成本可能骤升一大截,再加上平时还在群里发放各种福利,这样算下来,基本就没有利润,甚至是亏本了。” 叶健平说道。
长期以往,企业没有利润,消费者也谈不上对品牌有什么忠诚度,遇到其他品牌给的折扣更低,就会飞奔离去。所以导致很多品牌对李佳琦又爱又怕,爱他超强的带货能力,又怕离不开李佳琦。
说实话,其实就是品牌自身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没有成为刘润说的“符号”。当李佳琦为其带货之后,没有办法吸引来自李佳琦公域的流量,沉淀为自身的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