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点燃品牌私域
编辑 | 辰十九
公域流量价格持续攀升,如何才能找到更便宜、可以反复使用的流量?各行业头部玩家逐步转战私域流量。
几乎整个餐饮行业都在抢占私域的第一波红利。喜茶、星巴克等将私域运营提到了日趋重要的位置,一度处于低谷的瑞幸,都通过独有的私域完成了营销的市场自救。麦当劳的私域建设,几乎已经成为业内时常拿来进行分析的“教科书式”案例。
1
麦门人设
最近小编留意到网上有一个神秘的群体:他们自称麦门信徒
他们无条件拥护麦当劳的一切决定,喜爱麦当劳的所有美食。
还以吃到麦麦为荣,以其他快餐为耻,(特别是疯狂星期四的肯*基)。
如果猪柳蛋是早上耀眼的太阳,刚出炉的热薯条就是支持着旅人长途跋涉的拄杖。愿麦薯条保佑每一个在外拼搏的孩子,麦门。
余幼时即嗜麦,家贫,无从配送以得,遂出门,天大寒,砚冰坚,手指尚可屈伸,弗之怠,盖余之爱且艰若此——《致麦当劳序》…….
不上这个b班了,去麦当劳打工!(看大门有新的人进来)(去打招呼)(麦当劳喜欢您来)(哐哐往里招呼开始卖卡)(这个套餐真的很优惠双人的话看这个带一张卡下次来吃才25)(拿客人手机加社群)(领香芋派)(给客人下张卡)
故人具鸡薯,邀我至麦家。麦旋风边合,脆汁鸡外斜。开轩麦场圃,板烧话桑麻。待到不阳日,还来吃麦家。
「麦门」一词具体因何出圈,又是为何出圈已经无法溯源,但据麦当劳粉丝们(如今已更名“麦门信徒”)所说,大概率是因为被肯德基疯狂星期四的文案“搞烦”了之后,粉丝自发的反击行为。
2
多渠道呼应
麦当劳此次引导大众围绕「麦门」进行创作的诉求点就有三个
1)拉动用户积极主动地参与,降低品牌宣传成本;
2)UGC模式下打造麦当劳社交话题,树立有趣有梗的品牌形象;
3)强化品牌的欢乐陪伴者的属性。
01 小红书
小红书简直就是麦门营销的主战场,大量的麦门创作都来源于此,还有非常详细的分区。
麦当劳的运营者时不时会出现在一些“麦门”的创作图文的评论区中,以更贴近有趣人设。
当然小红书上也会出现对麦当劳门店的投诉,这时几乎所有投诉图文的评论区,麦当劳官方也会发表评论,去进行安抚动作以及解决措施。
02 微博
麦当劳官方微博也看到了能抗衡隔壁疯狂星期四的“机会”,经常官方下场玩梗,甚至还创作了一系列的“麦门卡片”,将气氛推向高潮。
3
私域社群搭建
麦当劳的社群运营是有完整的社群框架,社群运营者也就是麦麦种草官主要负责解答顾客的疑问。
它会根据麦当劳的官方活动,发布与该活动相匹配的注意事项,通过麦麦,顾客的活动疑问都会得到良好的解决。
当麦当劳举行全国大范围的促销活动时,麦麦会及时在群内推送,吸引新用户的到来。
麦当劳会设定主题营销计划,社群便作为宣传的重要阵地,引导消费者去关注IP周边等产品,抢购门票等。
也会为了保持一定的社群活跃度,不定时地派送一些需要用户回复参与的福利。
在这种社群框架结构下,麦当劳的社群才能够常年呈现出活跃状态,消费者有任何疑惑都能得到及时解决,而运营者会不定期在群内进行互动游戏。
4
结语
蹭热度、造话题、抓评论,麦当劳玩得那叫一个溜。不仅紧跟时事,各种热梗张口就来,还善于主动引导话题进行营销,带着粉丝一起玩。粉丝的热情互动展现的是对品牌的信任与亲近,在线互怼,更像是品牌和粉丝之间的双向奔赴。
「麦门」的走红给予我们新的思考,如何“无中生有”造梗,并潜移默化地将品牌信息强关联,成为与消费者心理互动的长期暗号,这种良性的互动形式不仅能增加品牌亲和力,更增加了用户粘性。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