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折算在注会的考试中,分值在2-3分,属于非重点章节,也属于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主要涉及三块内容:

一、导论
在外币折算的学习中,重点要区分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外币交易主要由于某一公司自身业务中存在外币,需要在外币交易开始日和资产负债表日将外币折算成记账本位币(人民币),此时会产生汇兑差额,且多数计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由于某一公司有境外的子公司,需要再资产负债表日将境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转为以人民币为单位的报表。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在资产负债表日所使用的汇率不一致,会产生差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二、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1、什么是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是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大白话就是,企业经营中主要接触的货币种类。主要分为: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美元、欧元等)。
2、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国内企业一般都是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但是个别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这种个别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虽然可以以外币进行记账,但是其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方便财报使用者阅读)。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主要从其经营中主要接触的货币种类进行确定,也就是企业的收入、支出和融资来考量,即主要考虑:

3、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企业一旦确定记账本位币后,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与确定记账本位币相关的企业经
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这句话,为有用的废话,毕竟财务人没必要折腾自己。
若真需要变更,咋办?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时,应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的报表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这样:
1、报表所有项目乘以一个确定的汇率,所有项目同步变化;
2、由于同步变化,所以不存在汇兑差额。
三、境外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1、境外经营的含义
首选确定一个概念,境外经营不是以位置是否在境外为唯一的判定标准,而采用2个标准:地理位置和记账本位币是否相同。

2、企业选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考虑的因素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主要考虑其独立性,若不独立,那就按照母公司的记账本位币走,如果独立,可以按照自己的走。其独立性,主要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