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无小事,细节很重要。很多时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一个细微的动作,往往都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
2月21日,也就是拜登闪电访问乌克兰的第二天,美俄在看不见的战场上激烈交锋,火药味十分浓烈。
当天,普京在俄联邦议会发表年度国情咨文,这是他一年中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和此前不同,此次国情咨文的文本由普京亲自撰写。此外,普京的讲话时长长达1小时45分钟,是历次国情咨文时长最长的一次。
毫无疑问,俄乌冲突无疑是普京此次国情咨文的重点。普京谈到了许多内容,其中包括痛批西方挑起战争、要求美国从乌克兰撤军、俄军将逐步完成既定任务等。
这里着重想谈的是,普京在讲话中宣布,俄方将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要求俄军就恢复核试爆做好准备。普京还呼吁俄罗斯人民团结一致,维护祖国强大。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美俄仅存的最后一项双边核军控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不得超过1550架、用于发射核弹头的发射工具不得超过800个、已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不超过700枚、可挂载核弹头的重型轰炸机不超过700架。
2010年,奥巴马和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捷克布拉格签署该协议,次年2月,该协议正式生效,有效期10年,并可以延期5年。
就在俄乌冲突爆发的一年前,美俄还达成共识,宣布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事实上,俄方宣布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早有征兆。
去年8月,俄方就宣布暂时退出该条约的设施核查机制。本月1日,美方又公开指责俄方没有遵守该条约。
普京宣布俄方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其威慑意味不言而喻。毕竟,核武器是俄罗斯手中最强力的一张牌。不过,普京仍然给自己和俄罗斯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俄外交部在普京讲话结束后表示,俄方目前只是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但并没有退出。
俄外交部还强调,俄方的这一决定是可逆的,即俄方不反对重新履行条约,但前提是华盛顿展现出缓和局势的政治意志。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普京发表完国情咨文后,拜登也在波兰发表了一场有关俄乌局势的演讲。
拜登在演讲中措辞尖锐,甚至在讲话中先后10次“点名”普京。相比之下,普京在发表国情咨文期间虽然10次提及美国、11次提及北约,但他一次也没有提到拜登的名字。
而在讲话内容上,拜登也是与普京针锋相对。
就普京有关“西方不可能战胜俄罗斯”的说法,拜登称,美国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支持,“乌克兰永远不会成为俄罗斯的胜利”。
就普京有关“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失败了”的言论,拜登表示,美国及其盟友将进一步对俄施加严厉制裁——下个星期,北约将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
为了给盟友足够的安全感,拜登还在演讲中重申北约“集体防御”原则,即成员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将立即作出反应。
……
拜登的这番演讲,再次显露出他对俄强硬的一面,更暴露了他作为美国政坛有名的“鹰派”人物的身份。
此外,拜登的演讲还表明,在俄乌冲突即将迎来一周年“里程悲”之际,美国依然不希望看到任何有助于局势缓和的情况发生。
当下的局势可以简单概括为:普京已咬紧牙关,俄罗斯做好“破釜沉舟”的准备,而美国也打算力挺乌克兰到底。
请原谅我的悲观,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俄乌冲突真的可能会变成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一旦局势失控,华盛顿不但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还会成为全世界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