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马嘉昕
近期,多家银行纷纷公布跨境金融服务方案,不仅融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还不断创新及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产品,为企业结算、融资、避险等工作提供更便捷、贴心的服务。
尽管去年我国外贸形势亮眼,当前仍有部分相关从业人表现出一定担忧。一位外资行某分支行行长对中国基金报记者坦言,“当前在国际业务上,部分企业能够获取到的订单数量与规模相对有所减少,今年外贸出口的压力仍相对较大。”
为稳住外贸基本盘,近期,不少银行及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创新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助力进出口企业发展。
具体来看,2022年底,中国银行发挥外汇外贸业务和重大贸易展会服务优势,制订了《中国银行支持外贸“出海抢单”跨境金融服务方案》,从结算、兑换、增信、融资等多角度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月3日,工商银行还发布了“春煦行动”跨境人民币服务方案。该行设立4500亿元专项融资支持计划,支持各方把跨境人民币合作“蛋糕”越做越大,同时还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更多低成本、高透明度、易用管用的风险管理服务。
此外,交通银行也于近期出台了相关措施。该行推出“背对背信用证”创新授信模式,使外贸中间商能够以信用证做保证,银行为其上游采购环节提供融资便利,充分发挥信用证功能。
在缓解外贸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烦”问题上,交通银行还将“外贸贷”升级为“外贸e贷”,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保单纳入增信;为在自贸区重点探索以人民币计价的境外债券,还构建“五位一体”明珠债综合服务体系,包括投资、承销、信托人、清算、结算全流程综合化服务。
近日,腾讯也推出了企业跨境支付平台“智汇鹅”,面向跨境电商卖家、进出口电商平台等商户,提供全球收款、付款、汇兑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跨境电商市场活力和增长韧性强,已成为我国稳外贸新的重要抓手,小微主体广泛加入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称,“希望助力跨境电商结算渠道进一步通畅,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大局,为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复工复产、走向全球做出贡献。”
此外,对于如何提升我国未来跨境金融服务水平,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组分析师周茂华建议,除去创新,还要降低跨境金融服务门槛,尽可能惠及广大中小外贸企业,破解跨入投融资难题,提升业务办理效率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