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 7 月 20th, 2025

  太监在明朝算是个热门职业,只要能狠心断绝是非根。太监的组成,除了下层贫苦人家,不少还是有一定学问的孔孟子弟。太监里的那些有学问的人是如何进宫呢?

  永乐皇帝朱棣在他执政末期,下令凡天下学官考绩不称者,许净身入宫训女官太监。时有十余人,王振在其中,官至司礼监 太监,后籍没,其宅改为京卫武学(李诩《戒庵老人漫笔》)王世贞在《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三也记载有此事,谓《间中今古录》言: “永乐末,诏 许学官考满乏功绩者,审有子嗣,愿自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时有十余人,后独王振官至太 监,正统初,居中得宠,至张太后崩,权倾中外。有趣的是太祖朱元璋曾规定“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更严命“诸司毋与内官监文移往来”。从此可以得出,朱元璋时期的太监必然存在一批能读书识字的人,不然如何往来。而且数目必然达到一定程度,不然也不会如此防宦官。按照朱棣诏书进宫的多是生员贡监、甚至举人,但正史中找不到记载,多是明人笔记中扒出的。原因想必是官修史书直书会损皇帝威望,象近代名人郭某某的全集编纂时,就故意漏了几篇。而且阉割一事向为士人所耻,自己又岂能写进这种事情,一旦写入大白天下,恐怕士林会骚动不止。

  明代有《酬中志》一书,其作者刘若愚便是儒士自宫的代表。他在书中详说了自己家室和自宫原因,并讲了自己学习的三个途径:1、入宫前学习儒学2、入宫后自学3、入宫后跟内外官学。这也是宦官入宫前后三种大致的学习途径。另外査继佐的《罪惟录》详载了一些身怀技艺的人在阉割后入宫的事情。象宣宗爱好一翰林编修(正七品)程宗的文采,于是在他犯了个小错后,私下让人处以宫刑,然后送到孝恭皇后身边去 了。还一个故事是说京师有个叫王敏的善于蹴鞠,他和同伴为皇上表演,皇上相中二人,将他俩送去阉了进宫。结果他同伴跑了,自己挨了一刀,等伤好回家,妻子发现他掉胡须,才晓得自己丈夫已经··· ···随即相抱而泣,王敏后来派去守备南京。除了教官、儒士、技士入宫外,还有前元宦官进入明朝的皇宫。集中在洪武朝,元年九月甲午就诏征十四位前元宦官入宫。这批宦官都来自太史院、司天监这类同政治有紧密联系的部门,在皇帝的起居注、天象异动方面起到了作用。

  宣宗朝,宦官的教育渐渐制度化,文化宦官渐多。上文这些索取宦官的方式渐渐不用,而且宦官的培养多是从小抓起,对于娃娃宦官的教育抓的很牢。这也说明,明朝后来的皇帝为何可以多多放纵的原因,因为自己用着省心了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