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铺
目前亚马逊有两种形式:
anker等这类以品牌化方向的大卖
注意,anker的强大,并不是就依靠亚马逊,也不仅仅就做亚马逊,亚马逊只是其渠道之一。
所有走品牌化道路的,其核心在于它自身的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供应链控制的。绝非靠着流量平台就能起来的
反过来看看前几年很火的淘品牌就知道了,已经所剩无几。
品牌最终还是要以产品实力来说话,安踏,李宁,特步等。曾经也一度被后起的一些网络品牌给盖过风头。
但是传统品牌一旦结合上线,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了。
大家可以好好看看亚马逊上的各种品牌,几乎可以说和亚马逊相互促进,因为亚马逊也需要流量,而品牌本身就自带流量。
然后,品牌有这么容易做起来吗?
没有大量研发投入,设计专利,各种渠道的推广,时间的积累,充其量,咱只是弄了一个自己还看着熟悉的商标。除了我们自己,谁还认识这商标。
所以,写不写进标题,那真是都无所谓的。
认清我们自己是干啥的。
我们就是一个开店,卖货的。
亚马逊难道更高级吗?
线上超市而已,你在上面开个店,摆货上去卖而已。
那你不铺点?
就卖一款?
不是说一款就不能卖,关键问题在于,真正做起来,你就绝不会就只卖一款。
我们来做个情景模拟
萌萌的小白,开好店,上架了第一款产品,一开,评论一上,陆续来单了,每天3-5单,扣去,还能盈利个200块。
但是发现要继续提高销量的话,就要开始大量准备钱了。
首先,得继续投入吧,货要多备一些吧,备个海运单?
算来算去,大几万就进去了,卖来卖去,发现一直处于推广期。
因为当你想要继续推进排名,获取更多自然流量及自然单,就势必要一直的投入,做活动,备货等来推动。
而这里的投入,和目标相关,想做多大,就可以有多大的投入。
比如,有的卖家推广,会一次性送2000件,来获得评论。大手笔。
谁可以这样呢,已经在亚马逊早期赚到手的,或者线下实力已经很不错的。
肯定轮不到小卖家。
小卖家,还是得铺。
得细细的铺,精准的选产品,精准的铺,我们的目标,不是爆款,而是一天能出5-10单的一个个小款,一家店做它20-30款。
盈利了,再加一家店。如此起步。
不然你以为,大家一上手,都是几百万开投吗。
至少我不是。
我大部分是铺,小部分测的精准的,会主力去推爆。
回到最原始的供应链问题。
积累了10几年的供应链系统,铺起来才真的香。
注意:请区分无货源系统。我们自己的系统和无货源系统是两码事。他们是到处采集,而我们是一个个厂家慢慢对接进来的,对每款产品的专利,品控,库存等都严格审核。
也不对外供应。
给大家一个铺的思路和案例。而已
图就不放了,泄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