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11 月 10th, 2025

题要:一则公告,暂缓『蚂蚁』上市,也让首富马云,现在就如热锅上的蚂蚁。

文 / 商业大咖社

这可能是2020年最重磅的一则公告:

在11月3日晚间,上交所发布公告称暂缓蚂蚁科技集团科创板上市,紧接着不到1个小时,港交所也发布公告同样暂缓——这一个急刹车,仅距离蚂蚁A+H正式上市不到3天。

这将是载入史册的事件:创下A股最高估值,有望创下史上最大IPO记录,打新冻结资金高达惊人的20万亿的蚂蚁——这一系列神话,似乎就在昨晚戛然而止

这一道公告,不仅一夜间刷爆朋友圈,同样,也让Jack马连带身后“浙商团”以及一众隐形投资人彻夜难眠,显得有些应对不足。

比如,在蚂蚁港交所暂缓上市公告中,150字就出现3处错误,足以想见蚂蚁集团的惊慌:

那么,这一出惊心动魄的剧变,原因究竟是什么?

01 两条核心

消息一出,外界猜测的声音也持续放大。不过,翻看上交所公告,蚂蚁科技集团被暂缓上市的核心原因实际有二。

上交所在公告中,就指出:“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这是蚂蚁这次被暂缓上市的根源。而“该重大事项”,则包含两条核心:

一是指蚂蚁主要负责人被四部门约谈后,公司未及时作出公告,从而导致重大信披违规。

二是蚂蚁集团所处的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

先看第一条——在11月2日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这是11月2日就已盛传的消息,当时或许很少人能预测到,国家监管的力度和决心会如此之大,包括蚂蚁。

正因如此,对这次约谈内容,蚂蚁集团并未详细披露,而是仅对媒体回应:“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

现在看来,当时蚂蚁集团这番回应与密不透风公关态度,不但不符合上交所相关规定,更低估了国家意志的力量——这是其一。

其二,此次蚂蚁暂缓上市的核心根源,则在于:蚂蚁集团所处的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简单来说:现在,游戏规则已经改变,蚂蚁必须要重新适配新的规则,否则无法照常上市。

实际上,早在今年9月13日,《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简称《准入决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简称《金控办法》)就相继发布,并已于11月1日实施。

此外,在10月31日,国家金融委就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

可以说,风声早已透露,监管势在必行——而到了11月2日晚,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为《办法》),则是将监管彻底落实。

更值得注意的是,9月相继推出的《准入决定》和《金控办法》已经初步搭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政策框架,后续还会配套系列监管细则——这一次《征求意见稿》,只是众多配套细则之一。

从这一点上来说,不管马云有没有在上海外滩发表那一场惊世骇俗的讲话,去抨击传统金融与监管。但国家对以蚂蚁为代表互联网金融的整治与监管,已经早有动作——照此看来,马云彼时开炮,更像是一种“讨价还价”。

可就目前来说,效果如何,大家也都看到。在此,引用一位网友的评价:
“在中国最令我欣慰的是,资本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挑战监管。”

02 有何影响?

虽然《办法》并非只针对蚂蚁,但监管范围则明确涉及蚂蚁两款核心贷款产品——花呗、借呗。从这一点上说,上市前夕这突如其来的拉闸,足令蚂蚁感到巨大的压力。

在《办法》发布后,人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蚂蚁小贷正式迎来了严肃的监管——包括对网络小贷业务行政范围、注册资本等进行了重新的界定等等,都开始全面洗牌。

其中,《办法》中披露的以下几点细则,尤其值得人们注意:

一是,

新规明确指出,小贷跨省业务将归银保监会直接审批——这就意味着,总部在杭州,花呗借呗注册地却在重庆的蚂蚁,仍想继续在全国开展业务,受到的监管将全面提升。

 

二是,个人单户网络小贷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30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对法人或其他单户网络小贷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100万元——该条款将直接影响与限制蚂蚁放贷的规模,也限制了蚂蚁放贷的收入。

其三是,严格限制了互联网小贷公司的杠杆率——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可以说,第三条规定直抵蚂蚁命门。

据资料显示,蚂蚁小贷最大的杠杆和利润点就源于与银行的联合贷款,而蚂蚁在联合贷款中的出资比例只有1%-2%,其他来自银行的低息资金。正因如此,蚂蚁才能通过360亿元资产,就撬动了1.8万亿元的联合贷款。

而在规定出台后后,蚂蚁的若想继续撬动1.8万亿元联合贷款,按照新规的30%比例,蚂蚁至少需要5400亿元的表内贷款,外加1700亿元ABS,总计需要放款7100亿元。而根据表内贷款最多5倍杠杆的原则,蚂蚁小贷资本金也需要扩充到1400亿元规模,而当前蚂蚁的资本金是350亿元左右。
这对蚂蚁来说,可谓是泰山压顶。

更值得关注的是,蚂蚁在其IPO前夕的一番改名,或显出自己的心虚:当时,蚂蚁金服改为蚂蚁科技集团,意在削弱金融属性,强调科技属性。

但是,在蚂蚁的招股书中显示,其最大营收的业务是微贷科技平台,占比39.41%,而其贡献的利润更是占总利润的47.8%。可从财务数据上来看,蚂蚁仍然是一家金融公司——在蚂蚁2.15万亿元的信贷中,其中经营贷余额是仅0.42万亿元,剩下的是1.73万亿元都是消费贷余额。

夸张的是,蚂蚁的消费贷平均年化利率为15%,在最高法对民间借贷最高年化利率15.4%的红线周围,大打擦边球——曾有网友计算过:假如以借呗日息在万分之五左右来算,年化率=0.0005x30x12=0.18=18%,比银行贷款年利率9%高出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初,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在整顿资管业务,在调查蚂蚁集团时就发现——蚂蚁两家小贷公司的杠杆率已达100倍左右,早已超过重庆市监管部门2.3倍杠杆率要求。

更为夸张的是,据蚂蚁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集团促成消费信贷高达1.73万亿:

这只蚂蚁的杠杆,已经冲破天际。

正因如此,这一系列规定的出台落实,可以说,或许是对蚂蚁打击最大的条款之一。

对此,小微金融行业人士嵇少锋认为,此前蚂蚁通过助贷、联合贷等绕过监管对其杠杆率的限制,甚至可以宣称自己不是做金融,不应该受老迈的巴塞尔协议的约束,从而给自己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以无限可能——“而限制助贷、联合贷款的规定,则彻底把重金融的金融科技从神坛上拉下马。”

甚至,嵇少峰接连提出几大质问:

我们想象中试图通过科技金融,解决小微信贷与普惠金融难题,是不是有点过于乐观,是不是在道德上拔高自己?

难道普惠金融就是放高息的消费贷,诱导年轻人去借15%年化利率去过度金融消费,究竟是帮助他们,还是害了他们?

这些问题,马云老师欠大家一个答案。

03 退款风波

从前文可以知道,暂缓蚂蚁上市的背后,实际是监管的提前布局:意在对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对互联网金融继续开展新一轮的整治和监管。

这对蚂蚁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不过,仅就现阶段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则是蚂蚁的众多投资者将面临巨大窘境。实际上,蚂蚁集团在上市前已酝酿许久的配售计划,在11月2日,才刚在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其中,涉及散户投资人的部分,联席主承销商已按本次发行价格向网上投资者超额配售250,605,500股,占A股初始发行股份数量的15.00%。

但暂缓上市计划,对蚂蚁规模高达20万亿的打新资金如何退回,一些基金公司已发行蚂蚁相关上市基金如何处置,这都是蚂蚁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打新资金如何退回——在蚂蚁集团公告则称,将尽快公布有关暂缓H股上市及退回申请股款的进一步详情。

但是,市场投资者多少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据一位投资人表示,此前曾重仓了蚂蚁集团上市打新,现在也不知道打新资金怎么办。

比如,对于一些基金公司已发行蚂蚁相关上市基金,又该如何处理?

实际上,根据《证券法》第24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对已作出的证券发行注册的决定,发现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法定程序,尚未发行证券的,应当予以撤销,停止发行。

已经发行尚未上市的,撤销发行注册决定,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从这点上说,由于此次蚂蚁集团暂缓上市是上交所公告决定——那么,蚂蚁集团应当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蚂蚁集团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但是,市场对于这个重磅炸弹,已经开始表现的非常焦虑——据有关报道,因为蚂蚁集团H股上市进程被暂缓,不少蚂蚁集团港股的新投资者纷纷寻求互联网券商快速退款。

以上种种事项表明,未来或许有一场更大的风暴在等着蚂蚁,等着马云。

04 夸张的演讲

作为中国最有钱的老师,微博上自诩为“乡村教师”的马云,前两天在上海外滩外就发表了自己演讲生涯以来最精彩的作品。

高潮是在他开始抨击中国金融系统开始的——在不到四千字的演讲里,马首富批评了传统银行的当铺思想,批评了巴塞尔协议是老人俱乐部,批评了政府的监管逻辑。甚至,他还总结到:

为未来、为年轻人建立一个全新的金融体系。

口中动辄就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马云爸爸,在蚂蚁金服上市前夕,凭着这些惊世骇俗的发言,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当然,批评的声音也不绝如缕:

比如:马云凭什么说?

当时,相关媒体指出,任谁都可以批评监管,但唯独蚂蚁金服不可以——蚂蚁金服自从诞生到现在,之所以没有被拍死,一方面是抓住了监管的漏洞,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金融系统的支持——几百亿资本撬动几万亿的放贷规模,黄奇帆一想到自己当年在重庆批下的文件,或许手都会抖。

比如:马云有什么脸说?

消费主义,诱导消费这些大帽子已经被说烂,彼时就有观点认为——张口闭口就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马云来口中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却是花呗、借呗给年轻一代的一座座大山,自己却吃得满嘴是油——甚至,在某些大城市中的不良价值观,也引人深思: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女儿的生日也要过得像模像样,施工队队长37岁,用花呗给女儿过生日。

比如:马云打的什么小算盘?

有观点认为,马云继续在资本市场吹牛,只是在寻找接盘侠——据资料显示,如果蚂蚁没有暂缓上市,按照发行价的总市值最终定格在3130亿美元。而按此市值排名,蚂蚁集团一举超过“工农中建交邮”六大国有银行,甚至超过上市银行市值第一的摩根大通。

但有趣的是,这些大银行都有着过硬的资本:要么历经百年而不衰,要么掌管几十万亿资产,而蚂蚁集团成立不过短短16年,总资产是工行的百分之一,年净利润不足工行的十分之一。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何工行市盈率仅6倍不到,而蚂蚁市盈率却高达40倍?

从这一点上说,中国一些所谓企业家,常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

他们为谋取公司的利益,借由自己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影响力,错误地煽动大众情绪,动辄就代表时代,代表人群,从各个维度向国家和政府施压——这非常虚伪,甚至可憎。

当然,有人端起碗吃饭,就有人放下碗骂娘——这些年,围绕着马云爸爸究竟是亲爸爸还是后爸爸,这个讨论已出现了很大的分裂,但不可改变的是,且值得深思的是:

一个所谓的企业家,一家企业,有没有资格成为意见领袖,有没有必要给自己打出时代和年轻人的大旗?
闭起眼睛赚钱,赚干净钱,这或许是一家企业的本分——但睁开眼说瞎话,扭头就不承认,这样的无赖嘴脸,能否成为年轻人的榜样?中国企业,未来是不是真会像某国的财阀一样,开始漠视一切,挑战一切,颠覆一切?但随着上交所的公告,与《管理意见》的施行,这些问题暂且可划上句号——或许,这个句号也包括马云。

05 江湖犹在

马云本该不再过问江湖事。

“世界这么好,机会那么多,我这么爱热闹,哪里舍得这么年轻就退休离场。咱们换个江湖见,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在去年告别演唱会上,马云就这样总结道。

这也本该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自今年9月30日,阿里巴巴公告了股东大会投票表决结果后,马云的名字不再出现在董事会名单中——这个商业大佬的退休,已成定局。

这一年以来,我们看到他在学校演讲,为中国教育事业奔走,也为慈善事业努力,做了很多善事。

甚至,你会在多个场所,听到马云给后辈的企业家们授道解惑——“如果有一天,你也希望用制度、文化和人才来保障公司的传承,你至少今天就要开始去想,至少准备10年时间。”

这多少能证明,他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但“不问世事”的马云,却不再是那个“风清扬”——从打破银行垄断推动金融创新,到自身希望获得垄断收益,固步自封,屠龙少年逐渐变成恶龙。事物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样的变化,也不独发生在马云身上——从去年9月,“阿里P8”微博征婚上热搜;4月,天猫总裁蒋凡事件沸沸扬扬;6月,入职三月的阿里P8李某,打着“招聘私人助理”的幌子,想要包养求职者;到后来“P9代考事件”、闲鱼负责人的桃色事件……

可以说,阿里在过去的一年里,也在公众视野中变得面目全非。

有趣的是,在阿里的内部直播中,曾有员工提问:“蒋凡事情这样处理是不是代表阿里的价值观崩塌了?”

“我们是一个有很崇高愿景的商业组织,我们的价值观是为我们的商业组织能够存活走好102年服务的。”接过马云棒子的张勇,就这样说到:“谁都知道更简单的决定是什么。但我们毕竟还是个商业组织。” 

但问题是:既然是商业组织,为何马云老师一开口,动辄就“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作者 | 少侠商业大咖社原创出品转载 商务 合作请加微信:ss197532

这是华祥名倾情打造的新书,如果您认为值得一读,欢迎在苏宁易购、淘宝网、当当网等平台上搜索书名《张近东管理信念》,也可识别图片二维码。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