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 央视新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4日深夜,孟加拉国东南部西塔昆达·乌帕齐拉(Sitakunda Upazila)地区的一个私人集装箱仓库发生爆炸后起火。
截至当地时间6月5日20时,孟加拉国东南部吉大港市集装箱仓库发生的火灾已至少造成49人死亡,另有数百人受伤。孟加拉国消防局称,14位死者的身份得到确认,至少有9名消防队员不幸遇难。
另据澎湃新闻援引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由于一些伤者伤势严重,死亡人数还可能攀升。此外,导致包括记者在内多人失踪。
事故发生在距离孟加拉国吉大港港口约40公里的西塔昆达·乌帕齐拉(Sitakunda upazila)地区一个私人集装箱仓库内。4日晚,存放在这家仓库的一个集装箱起火。当晚23时45分左右消防员正在灭火时,发生了集装箱爆炸。由于其中一个集装箱存有化学物质,火势急剧蔓延,又引发了更多集装箱爆炸起火。
另据新华社报道,当地官员介绍起火的集装箱堆场位于距离吉大港40公里的希达贡达乡,由一家荷兰和孟加拉国的合资企业运营。堆场里有大约4000个集装箱,其中一些存有化学品,一个存放双氧水的集装箱起火,而后延烧到存放硫磺和其他化学品的集装箱,引发多次爆炸,集装箱堆场周围建筑的玻璃被震碎。
当地居民穆罕默德·阿里表示,爆炸震出的一个储气罐飞了大约500米,落在他家的池塘。“爆炸产生的火球喷向空中,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我们害怕极了,赶紧离家避难……我们怕火烧到这里来,这个地方住的人很多。”
货车司机图法伊尔·艾哈迈德的手和腿烧伤,但保住了性命。他说:“当时我就在堆场里站着,爆炸把我震出10米远。”
工业火灾在孟加拉国较为常见,并且经常被归咎于安全法规不完善。

有学者指出,这次火灾和爆炸产生的火焰、烟雾和物体碎片的蔓延半径可达到2.5公里,而周围10公里半径内空气质量都将间接受到影响。距离事故现场4至5公里左右的居民表示爆炸时感受到了震动,居住在仓库周边的民众也表示感觉到眼睛不舒服。
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不过在这起事故中文字介绍、新闻图片,我们不难发现折起事故中的众多安全隐患:危化品管理不善、个体防护错误、应急操作失当等。
危化品存储不善,扩大事故影响
堆场里有大约4000个集装箱,其中一些存有化学品,一个存放双氧水的集装箱起火,而后延烧到存放硫磺和其他化学品的集装箱,引发多次爆炸,集装箱堆场周围建筑的玻璃被震碎。


个人防护不到位,危及救援人员健康
化学品爆炸事故现场,救援人员仅佩戴头盔等用作防护,未能穿戴对应级别的防护装备。
孟加拉国消防局称,14位死者的身份得到确认,至少有9名消防队员不幸遇难。


应急救援操作不规范,加重事故危害
化学品起火时,各类化学品依照危险性质,存在不能用水灭火的问题,大量水扑灭时,可能引发更多的爆炸、燃烧事故。


相关的大爆炸事件:
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本次事故中爆炸总能量约为 450 吨 TNT 当量。造成165人遇难(其中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现役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居民55人)、8人失踪(其中天津消防人员5人,周边企业员工、天津港消防人员家属3人),798人受伤(伤情重及较重的伤员58人、轻伤员740人),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总共造成200多人死亡、6500多人受伤,约30万民众无家可归。

邻人失火,自查炉灶。我国是世界化工大国,化工事故名单也是一长串,血的教训也是一箩筐,我们更要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看待,决不能当成故事一看了之、当成悲剧一叹了之,仅有“哀之”的触动,而无“鉴之”的行动。
即时开展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各单位应即时组织开展事故类比隐患排查。从储存数量、仓储设施、特殊作业、人员及制度等方面排查危化品储存安全,还应举一反三排查爆炸性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特别要严格排查涉及爆炸性化学品的反应安全、自动化控制、中控室安全、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精准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风险控制层次论指出,不论风险高、中、低,最好的管控方法是消除风险,然后是通过设计、工程或隔离措施降低风险,最后才是行政管理、个体防护等。
因危化品固有的理化特性,只有持续降低和控制其风险,才能保证安全。譬如,尽量减少有害物资数量或以更安全的物资或工艺替代、在更平和的环境下反应和运行、以统筹规划和布局避免多米诺效应、优化和坚固设备设施以承受干扰容错、以安全联锁防止人为过错、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等,都是经过实践验证了的有效措施。
推进以事故为鉴的立法立规
江苏响水“3•21”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提出防范化解系统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系统性策略。目前即将发布的旨在强化生产、贮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法》等。
单位层面应充分吸取爆炸事故的教训,完善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使其充分适应各个层面、场合的应急需求。
做好案例分析研究以警示
墨菲定律揭示,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人们容易“犯错误”的天性所致,同时又因人们的“健忘”而“屡错屡犯”。基于真实案例做全面深入的分析,制作事故档案、教育视频等以警示后人,意义重大。
来源:联合国、中国应急管理、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赛弗安全、化工邦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