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 7 月 4th, 2025

财联社 4 月 2 日讯(编辑 刘越)放眼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已掀起基建狂潮。据国际主流卫星星座规划,超过 7.4 万颗卫星将被发射,目前已累计发射超 4000 颗卫星,用户数量已突破百万。中国、加拿大等国也相继推出超大规模星座项目,低轨卫星已成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竞技场。

先到先得,太空卡位赛已经枪响。地球近地轨道最多可以容纳大约 6 万颗卫星,而当前国际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 先登先占 “竞争方式获取,同时若发射的卫星寿命到期可重新发射进行补充,造成” 先占永得 “的局面,如能抢占先机则能在后续竞争中优势尽显。空间轨道及频谱资源乃稀缺战略资源,目前卫星互联网已纳入我国 ” 新基建 ” 成重点发展方向

海内外卫星互联网近期相关消息一览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卫星互联网是大国竞争的新高地。军用领域,俄乌战场 Starlink 大放光彩并且 ” 星盾 ” 已开始服务美国防部。民用领域,目前地球上超过 70% 的地理空间,涉及 30 亿人口未能实现互联网覆盖,卫星互联网是解决地球 ” 无互联网 ” 人口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卫星互联网将在数字经济中发挥独特作用。其一,帮助 5G 提高覆盖度,化身 6G 技术先锋,构建空天地一体网络;其二,开辟手机直连卫星的新赛道;其三,通过技术融合,助推产业互联网。

据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的《太空:投资 ” 终极疆域 “》报告,预计到 2040 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 1 万亿美元,卫星互联网将占市场增长的 50%,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将达到 70%。瑞银预测,除了传统卫星、军事太空应用等领域的增长,太空经济也将开始在以卫星宽带互联网为代表的其他领域产生重大溢出效应。

SpaceX、亚马逊等欧美巨头争相布局 卫星互联网建设高投资高回报

” 天文数字 ” 一般的市场规模背后,是极高的行业门槛,卫星互联网企业投资规模巨大。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可分为 4 大环节,分别为卫星制造环节、卫星发射环节、地面接收发射装备产业和星运营管理服务产业。相关资料显示,卫星互联网的最大成本在发射环节,目前国内单行成本在 500-1000 万元之间。

低轨道卫星空间轨位和频谱资源日益紧张,欧美卫星部署领跑,OneWeb、O3b、SpaceX、Telesat 等多家欧美企业已提出卫星互联网计划。根据 ITU 官网数据,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全球累计申报 NGSO 卫星网络计划 2240 个。

值得一提的是,SpaceX 的 Starlink 在去年实现了商业化快速发展。据 SpaceX 在去年 12 月公开的信息,Starlink 已有超过 100 万的活跃用户。这比 2022 年 3 月一位公司高管在一次行业活动中披露的 25 万用户大幅增加。而就在 2 月末,Starlink 还调整了费用价格,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二年提高服务售价亚马逊也加快步伐,赶来分羹。公司甚至直言,相较马斯克的星链等一众竞争对手,自家产品 ” 更小、更强、更实惠 “。

熬过高投资,就是回报高光。以星链为例,截至 2022 年 12 月,星链已有超过 100 万用户,按 100 美元服务月费计算,一年营收超 10 亿美元。有机构估算,星链目前发射的所有卫星成本是 6 亿美元,也就是说,运营不到一年即可覆盖成本,开始进入高回报阶段。而马斯克在某次采访中曾表示,星链建成后,预计每年收入可达 300 亿美元。

中国卫星互联网快速跟进 ” 总设计师 ” 中国星网有望定位为第四大通信运营商 中国卫通、中国卫星股价大涨 民营企业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各国在轨卫星数量,中国以 499 颗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国盛证券指出,中国卫星互联网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快速跟进,多个项目布局中国版 ” 星链 “Starlink 计划推出后一年左右,中国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就分别提出了” 鸿雁工程 ” 和 ” 虹云工程 “低轨卫星通信星座计划。当马斯克的 Starlink 率先进入商业化试运营的时候,我国互联网星座也已经完成了第一轮投入期

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为有待拓展的 ” 蓝海 “,建设恰逢其时。2021 年国资委成立中国星网成为中国卫星互联网的 ” 总设计师 “,谋定后动,统筹规划推动行业全面快速发展。中国星网公司在国资委企业名录排序 26,位于中国电信(23 号)、中国联通(24 号)、中国移动(25 号)之后,有望定位为第四大通信运营商。国资牵引,央企总抓,2016-2018 年间,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电科、中国电信等央企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低轨互联网星座建设方案,并陆续发射了试验星。2020 年 9 月,GW 项目 12992 颗巨型星座的申请获批拉开了星网公司统筹建设的新篇章,2022 年统一招标第一批卫星落地伴之而来的将是首星发射,国盛证券认为2023 年将成为中国星网建设的元年,卫星互联网有望迎来长达十年的成长期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中国卫通和中国卫星自 2022 年 4 月低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涨幅分别达 204%、113%

民营航天力量对于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至关重要。民生证券研报指出,星河动力、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零壹空间、天仪研究院、银河航天、微纳星空、长光卫星、航天驭星等商业航天公司快速崛起,民营力量对于商业航天发射所需要的低成本、大规模、快速迭代、充分竞争等要素有着天生的敏锐性与适应能力,并且能在资本的加持下获得快速的成长。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民营航天快速发展迎拐点。

具体来看,我国第一批商业航天企业起步于 2014 年,经过 8 年发展已经逐渐成长出星河动力、银河航天等优秀的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民营力量全面渗透到运载火箭、火箭发动机、卫星总体以及上下游配套等各个环节,对国有力量形成有力的补充。民营银河航天中标星网卫星项目、星河动力连续多次成功发射入轨、蓝箭航天首台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挑战入轨均显示出民营航天力量即将迎来产业拐点,为中国星网建设提供新的选择。

Avatar photo

作者 UU 13723417500

友情提示:现在网络诈骗很多,做跨境电商小心被骗。此号发布内容皆为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无意冒犯,如有侵权请联系13723417500删除!

声明本文由该作者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发表回复

服务平台
跨境人脉通
选品平台
U选Market
展会&沙龙
群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