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在营销渠道中越来越重要,但对品牌来说,有社媒营销并不意味着做了好的社媒营销。稍有不慎,甚至会让失败的社媒营销动作给品牌带去声誉和销量的巨大打击。
尤其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面对全球用户不同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出海品牌需要避开的坑、面对的雷更多。
今天的文章中,全球社媒数据管理平台OneSight跟大家一同聚焦近期品牌那些“翻车”的失败社媒营销案例,并从中挖掘品牌在社媒营销中会犯哪些错误,以及如何规避他们。
1、缺乏审核:厌女、刻板印象的汉堡王被骂道歉
快餐品牌在社交媒体上一直是营销的先锋形象,包括曾经多次得到戛纳节大奖的汉堡王在内。然而去年,汉堡王却在最简单的节日营销——妇女节营销中翻了车,并且引发了众怒,直至删帖道歉。
2021年妇女节汉堡王的英国Twitter主页发布了一则只有一句话的帖文“Womenbelong in thekitchen”(女人属于厨房)。
尽管汉堡王英国在接下来的帖文时间线解释,这条帖文的原本意图是,引起人们对女性在厨师行业中缺少机会现象的重视,并且承诺会推出针对性的基金来扶持女性的厨师行业成长。

但最终的结果是,人们并不买账。
汉堡王英国还曾试图挣扎和解释他们发布这样一条有明显刻板印象和厌女倾向的帖文并不是出于恶意。但是在“BurgerKing belongs in a trashcan”(汉堡王属于垃圾桶)的呼声中,删除了帖文并道歉。
显然,抖机灵、试图制造“反转”的创意并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而我们深入分析汉堡王英国的失败案例,还看到了另一个致命的错误——缺乏审核对一个拥有庞大社媒矩阵的品牌,伤害是巨大的。
因为在此次的翻车营销过程中,汉堡王总部及全球其他地区市场的主页并没有发布类似的帖文。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样缺乏尊重的创意来自于汉堡王英国的运营团队,并且缺乏总部对其的审核。
当一个品牌的社媒营销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社交媒体矩阵是必然采取的方式。但庞大的社媒矩阵和分布式的本地化团队如何协同和管理都成为了总部的难题。大型campaign需要协同、分地区主页的campaign(如汉堡王英国)也需要优化和审核,怎么办?
OneSight营销云的“团队协作”功能,可以帮助品牌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跨社媒、跨地区的主页协同管理。通过为团队设置分层的权限和主页,总部可以实现一套定制化和自动化的帖文及营销活动的审核流程,降低错误、不当或保密信息的发布概率。

2、缺乏舆情监控:Robinhood超级碗时机错误,引发众怒
美国零佣金股票交易平台Robinhood主打的是站在华尔街对面,帮助散户赚的财富的概念,受到了众多个人投资者的欢迎。
然而,面对逐渐失控的散户热情,Robinhood还是逃不开传统金融体系的监管。2021年年初,其对散户们选择的50多支股票进行了限制交易,因此引发了用户强烈的不满。互联网上可谓对Robinhood骂声不断。
而就在这一时间节点上,Robinhood投放的2021超级碗上映,本来旨在挽回品牌形象,打造“你不需要成为投资者,你生来就是”这一概念。

但播出后,其中并没有回应品牌面临的各种争议,反而专注于营造一派“岁月静好”的假象,更引起了用户的反感和抵制。甚至Robinhood的YouTube主页在发布片时采取了“禁止评论”的动作,进一步证实了“品牌明知用户的负面情绪却不予以回应”的鸵鸟心态。
因此用户在其Twitter发布片之后,开启了疯狂吐槽模式。甚至有意见领袖站出来呼吁Robinhood回想起自己罗宾汉的品牌名,不要做不义之举。

在对超级碗投入了巨额的制作和投放费用后,Robinhood迎来的是恶评如潮。究其原因,与品牌忽视舆情的情绪变化,并且没有及时做出回应有直接的关系。
把握舆情风向,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是最大化营销效果的基础。想要不在用户的雷区上蹦迪,就需要借助舆情监控工具的力量。
在OneSight营销云的“舆情”功能中,品牌可以基于关键词(如品牌名称、营销活动名称等)精准或模糊匹配搜索结果,对帖文内容进行舆情分析,来辅助把握最佳营销时机和侧重。
目前该功能支持跨平台、Instagram话题、Twitter关键词及趋势、Google舆情和Reddit关键词的监控,并且能够根据品牌设置的舆情预警值,将舆情异常变化情况快速同步至微信、手机等移动端,助力品牌快速响应舆情变化。

如果你的品牌需要更深入的舆情分析,OneSight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最新搭载了“社交聆听”(Beta)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品牌快速找到受众最关心的内容,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业务洞察:

结语
除了上述两个典型的踩雷社媒营销案例之外,每年社交媒体上无论什么规模的公司都会出现“翻车”的案例。
这些案例从不同的角度提醒品牌,社媒营销虽好,但仍然需要品牌在各个方面提高警惕、更贴近用户心理、优化流程,以在社交媒体上避开更多的风险、收获更多的认同。